作者文章归档:梁晓声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对现在不满就想回到过去的话,那就是二百五


  对现在不满就想回到过去的话,那就是二百五。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社会,不过还有救;但是80年代以前,不能找出任何一种救中国的方法和依据。

  我们都曾记得,80年代初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把一尊神像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结束了一个神化的时代。现在我感觉到又有一种思潮,似乎要重新把这尊神送回到原来的神坛上。如果十年之后的中国真的再回到当初那个样子的话,那我要么移民,要么自杀。

  无论我对现实做了何种批判,都不意味着我认为80年代以前的中国反而更好。

  我写的是:如果我的学生卷入今天的极左思潮,我将和他结束师生关系;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将与他结束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果是同...

Read more

读书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都认为,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是的,以上基本就是寂寞的定义了。寂寞是对人性的缓慢的破坏。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容易生锈的金属。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那么容易生锈。金子就根本不生锈。不锈钢的拒腐蚀性也很强。而铁和铜,我们都知道,它们极容易生锈,像体质弱的人极容易伤风感冒。

  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他们笑。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

Read more

鲁迅和红卫兵,哪个更尼采?


尼采·鲁迅

排除别人不提,鲁迅确乎是将尼采视为果敢无畏地向旧文化冲锋陷阵的战士(或用鲁迅习惯的说法,称为“斗士”、“猛士”)才推崇他的。

对比鲁迅的文字和尼采的文字中相似的某些话语,给人以很有意思的印象。

尼采:“我根本上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我的事业不是压服一般的对抗者,而是压服那些必须集中力量、才智和豪气以对抗的人——也就是可以成为敌手的那些对抗者……成为敌人的对手,这是一个光荣决斗的第一条件。”&ldqu...

Read more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helli...

Read more

有多少青春可以被手机消磨


  作家梁晓声最近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忍不住给前来采访的一群年轻记者上了一课:“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得更加准确一些,你可以这样问……”在他的质疑下,几名青年记者中途就离开了他的新书发布会现场。

  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他,将自己的新书《国人辩论的表情》卖到了中国移动电子阅读客户端“和阅读”上,原价38元的纸质书本,电子版仅售5.7元。“我从没想过,我写的一本如此严肃的书,竟也能在手机上阅读。”尽管表态不欣赏“用手机看书的人”且很讨厌“手机控&rdqu...

Read more

今天的我对中国是乐观的


对现在不满就想回到过去的话,那就是二百五。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社会,不过还有救;但是80年代以前,不能找出任何一种救中国的方法和依据。

我们都曾记得,80年代初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把一尊神像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结束了一个神化的时代。现在我感觉到又有一种思潮,似乎要重新把这尊神送回到原来的神坛上。如果十年之后的中国真的再回到当初那个样子的话,那我要么移民,要么自杀。

无论我对现实做了何种批判,都不意味着我认为80年代以前的中国反而更好。

我写的是:如果我的学生卷入今天的极左思潮,我将和他结束师生关系;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将与他结束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果是同事的话,老死不相往来...

Read more

速成起来的中国“贵族”


  中国人一般只拼“爹”而不怎么拼“爷”。因为一比祖父,现今的许多达官新贵、才子精英、文人学士、名媛淑女,则也许统统都只不过是农民的孙儿孙女了。

  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教养。巴尔扎克的名言曾被我们中国人广泛引用,原因是“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了。他们行有名车代步,坐有靓女相陪,大小官员常是他们的座上客,这个星那个星常是他们的至爱亲朋。他们每每出手阔绰,一掷万金、几万金、十几万金,以搏奢斗豪为乐为荣,因而便都俨然贵族起来了似的。而有些人则指责他们还算不上真正的贵族,所持的根据就是巴尔扎克的名言,我也引用过...

Read more

当今中国青年阶层分析


   不差钱的“富二代”

 
  报载,当下中国有一万余位资产在2亿以上的富豪们,“二世祖”是南方民间对他们儿女的叫法。关于他们的事情民间谈资颇多,人们常津津乐道。
 
  某些报刊亦热衷于兜售他们的种种事情,以财富带给他们的“潇洒”为主,羡慕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窃以为,一万多相对于十三亿几千万人口,相对于四亿几千万中国当代青年,实在是少得并没什么普遍性,并不能因为他们是某家族财富的“二世祖”,便必定具有值得传媒特别关注之意义。故应对他们本着这样一种报道原...

Read more

被两种力量拉扯长大的中国人


  当年政治家们有句话是——“一放就乱,一治就死”,说明有些政治人士还不是主观上完全不愿“放”,也不是完全看不明白“放”是大趋势,是改革潮流。但,他们难以估计到后果,也不知该如何“放”,该“放”到什么程度,才既“放”了而又不至于“乱”了。故换位思考,当年的他们肯定也很郁闷。

  接着是工业实行体制改革、优化组合,“甩包袱”、“结束大锅饭”、&ld...

Read more

迁都


 

 

红日西斜,天高云淡。秋也,不见风筝不见雁。

由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寂静无人的长安街——皆价值百万以上的高级轿车。由女郎驾驶的红色保时捷引领,第二辆是比两辆保时捷还长的黑色礼宾车;其后便是宝马、奔驰、奥迪A8等等;最后是一辆悍马。

长安街从没那么寂静过。

北京宛若无人之城。

但并非因为戒严。

曾经这一天,是本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北京曾经最美的季节。

中央电视台也还叫中央电视台。它关于那一天的气象预报完全正确;空气质量的一概指数为优。气象预报员的结束语乃是——“自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北京的空气从没像最近这么好过,北京的天从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