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苗棣

1951年9月19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自1982年秋任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教师,1987年任讲师,1993年任广播电视文学系教师,1994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

毛里求斯其实也不错




从塞舌尔又向南1000多公里去了毛里求斯,也印度洋上的岛屿,却比塞舌尔大许多。主要时间就在酒店的海滩上晒太阳、玩水、看鱼,最后也用了两天租辆车到处转了转。春节期间,中国人真多。

酒店里就能感受海,

海里有不少各种颜色的鱼。

深山老林景色也不错,

还有可观的瀑布、

七彩奇石。

首都路易港,比维多利亚更有城市气派。

Read more

纪录短片在现代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


 这是上周在扬州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一次会上的发言记录稿,整理后与大家分享:

    大家下午好,刚才路老师从很战略的角度讲了关于晚会的一些问题,我想给大家讲的是比较技术性的问题,就是纪录片段在综艺节目中的作用和应用。我们看各国的电视文艺节目,最近这些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在现场加入较多的纪录片段,已经成为非常常用的手法。早期比较经典的综艺节目,可以说基本上是以现场为主,就是说它的从头到尾主要内容都是现场的,很少插入纪录短片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有些短片插入,仍然是节目性的。比如说大家看过美国很火的《周六夜直播》,那是个现场直播节目,但它里面有很...

Read more

塞舌尔归来十几天了,发点照片给大家



       它只有8万多人口,远离非洲大陆1600多公里,所以自然风貌还是那样纯洁美丽,不但有纯蓝的大海、纯净的沙滩、充足的阳光,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奇异的物种。老一代的美国影迷都记得让人惊奇的《侏罗纪公园》,其中的许多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巨石细沙,塞舌尔第三大岛拉迪哥一景


巨树参天,村民的生活显得很安逸


听岛民说,每个周末他们都会这样自娱自乐


孩子们更喜欢在海里嬉戏


这种巨龟,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个是南美附近太平洋的加拉帕哥斯群岛,另一个就是印度洋上的塞舌尔群岛,相隔万里...

Read more

余在广东



    去年12月,到中山大学讲课,同时也领略一点岭南风光。好天气,好山好水好心情。

最喜欢中山大学的老树和老房子

大学城有个“岭南印象园”,虽是文化赝品,远远看去也还可爱

广州白云山游人很多,却也能找到清静去处

广州麓湖

潮州开元寺

潮州韩文公祠

汕头(学字头加石,音穴)山

肇庆七星岩

Read more

[转载]《赵氏孤儿》生物考


原文地址:《赵氏孤儿》生物考作者:瘦驼

本文发表于昨日出版的《新京报 新知周刊》

    《赵氏孤儿》的上映拉开了今年贺岁档大片争夺战的序幕,而作为一个研究生物的电影爱好者,在影院里进行生物鉴定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赵氏孤儿》虽然只是一部自然景观戏份不多的历史戏,其中仍然出现了几处生物学亮点,让我感觉自己的电影票钱没有白花。

    作为一种生物,整部戏里戏份最多的除了人怕就是小麦了。赏过本片的看官可能有点儿纳闷,片里的确并没有出现过麦浪滚滚的场景,但是那无处不在的面,却让人看到了银幕之外的片片麦田。葛大爷饰演的程婴亮相就在呼噜...

Read more

[转载]警惕当代历史书写的山寨化


警惕当代历史书写的山寨化

解玺璋

 

    近来,家里人一直在看《金婚风雨情》,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一部分。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争论,见于今日报纸的也很不少,有观众的反应,也有主创者的回应,焦点似乎集中于“风雨”而非“金婚”,说明当代历史书写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严重关切。

 

    当代历史书写有多种方式,影视剧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而且,由于影视剧具有传播面广,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怡情于人等特点,就对于人的影响而言,目前,鲜有能超过影视剧的。《金婚风雨情》的编剧王...

Read more

期待“制作为王”时代的到来


这是最近给《改革》月刊2011年特刊写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2010年春上,我在北京参加江苏卫视召开的《非诚勿扰》研讨会,发现不但该栏目的主创人员和相关领导悉数到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台长周莉也亲自来会上认真听取意见。从这个细节中我感觉到江苏台对于一个栏目的重视程度,也窥探到《非诚勿扰》取得很大成功的一点秘密:这是一个用尽心思精心打造出来的电视产品。后来又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在北京组织的《中国达人秀》的研讨,从他们的制片人那里得知,这个节目的制作团队有170多人——虽然同《英国达人》、《美国达人》相比还只有四分之一,但在中国电视业内却是一个惊人...

Read more

意大利的费拉拉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小城费拉拉设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名为“文艺复兴城市费拉拉”。城市很小,方圆大概一两公里,但在14世纪前后,意大利北部的埃斯特家庭就是以这里为统治中心,他们又酷爱文化艺术,所以小城就非常有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气息。
      我们在这里住了四天,正好有个“费拉拉国际节”,除了浏览全城,还可以免费看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录片和文艺表演,以及各种主题的讨论讲座。这里的当局似乎也是想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这么个文化节来提高小城的知名度,并促进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但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