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建明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报告文学会副会长。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读物奖和五届报告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我的天堂》《永远的红树林》等。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第一章死亡时刻)(5)


忠 诚 与 背 叛
——真实的红岩故事
何建明 

第一章  死亡时刻

 

“五室的唐虚谷!磨蹭啥子嘛?快出来!”特务仍在不停地催促着。

“老大哥也要走啦!”特务的一声“唐虚谷”,使监狱内的“囚犯”们心头异常沉重起来。43岁的唐虚谷,就是《红岩》中所描述到的“老大哥”的原型之一。

人称 “老大哥”的唐虚谷,渠县人,17岁前名叫唐成瑞,18岁时自己更名叫唐毅,直到转战下川东工作时,又正式更名叫唐虚谷。1921年,13岁小学刚毕业的唐成瑞,并不完全自愿地服从了他老爹的安排,只身到渠县县城一家杂货商店当学徒,“学做生意”,开始了他人生中独自闯荡的生涯。让人意想不...

Read more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第一章死亡时刻)(4)


忠 诚 与 背 叛
——真实的红岩故事
何建明 

第一章  死亡时刻

 

10月28日这场屠杀,是蒋介石亲自授意的。11月14日又有30人被集体枪杀。《红岩》中“江姐”原型之一的江竹筠等人就是在此次屠杀中牺牲的。

为什么特务们选择了11月14日这一天,重庆市民们其实并不清楚,监狱里的“犯人”们更不知这一天是他们告别世界的黑暗日。

因为这一天,蒋介石又一次飞到了重庆。毛人凤、徐远举等效忠于老蒋的特务头子们很会办事,他们要给节节败退、灰心丧气的“委座”打点气,给个“见面礼”。所以这一天的大屠杀就是毛人凤、徐远举等特务分子精心策划的一场“戏”而已。

进入11月份...

Read more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第一章死亡时刻)(3)


忠 诚 与 背 叛
——真实的红岩故事
何建明 

第一章  死亡时刻

 

现在,让我们回到1949年10月末发生在重庆的那一段大屠杀的现场吧。

话及徐远举派出的特务们从渣滓洞提押华健、雷震、蓝蒂裕、成善谋等“要犯”后,不一会儿囚车便到了白公馆。在这里,特务们要提毙的是五个人,其中,中共《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和中共重庆北区工委宣传委员王朴显然也是此次“公审”的“要犯”。

当敌人在渣滓洞提人时,白公馆内的陈然、王朴等“狱犯”并不知道这一天是他们与党和同志们诀别的最后时刻。

“陈然娴静得像一个大姑娘一样,而斗争非常英勇。”这是大特务徐远举在解放后写的“自首”中所...

Read more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第一章死亡时刻)(2)


忠 诚 与 背叛
——真实的红岩故事
何建明 

第一章  死亡时刻

 

重庆大屠杀事件应该是从杨虎城将军等六人的被害正式开始的。因为就在9月6日这一天,毛人凤命令徐远举在飞往昆明执行“九九整肃”之前,将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川东地下党、《挺进报》事件和华蓥山武装起义人员中的陈然(成岗原型)、江竹筠(江姐原型之一)等42名共产党员及“民革”川康组织负责人周从化等人名单承签,并报毛人凤送蒋介石批准后,准备一并“枪决”。“一定要有法医在场拍照核实。”毛人凤死盯着整个大屠杀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可见,蒋介石对重庆地下党等革命志士的屠杀行动是何等重视,同时又流露出他在蒋...

Read more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前言 目录 30个新亮点)


    在建党9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何建明倾力推出呕心沥血之作,以全新的独家史料,告诉你一个完全不同于影视和小说的真实“红岩”——
    在这里,你可以知道原来“江姐”是一群女英雄而非“江竹筠 ”一人;在这里,你可以知道原来在狱中绣红旗的是一群男士而非女士;在这里,你可以知道原来叛徒“甫志高”最后也是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而走向刑场的;在这里,你更可以知道60多年前在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就提出了“应在党内反腐败”和“密切注意党内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带血的警世箴言!
    中宣部、新闻...

Read more

《忠诚与背叛——真实的红岩故事》(第一章死亡时刻)(1)


忠 诚 与 背 叛
——真实的红岩故事
何建明 

 

第一章  死亡时刻

 

 1949年,北京和重庆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同是秋日,前者早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而后者却迷雾重重,阴气压天,到处笼罩在惊恐与血腥之中……
而就在这一年,一个垂死的政权——国民党反动政权欲借西南一隅,企图进行最后的挣扎。另一个新生的红色政权犹如初升太阳,将温暖普照神州大地。
经过全面的较量,蒋介石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已开始向台湾落荒逃窜,留在大陆的残余部队及特务分子们则在执行报复性的破坏与屠杀。
   “就是统统失败了,也不...

Read more

国风右玉


国风右玉 

建国后十七任县委书记、县长同做一件事
昔日“杀虎口”如今变成“高原翡翠”
 

何建明  
2010年09月01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文松辉)

 

  以前,那个地方谁都不敢去,不愿去。因为那里的风能把老虎杀死,于是有了“杀虎口”这个令人寒噤的地名。

  大风下的雁门关外,“不植桑蚕不种麻”,“百里竟无一家人”。形如一片榆树叶的地方,全年封冻期则在150天之上,绝对无霜期只有80来天。红家山、雷公山、马头山、老龙山……山山秃顶,丘丘披厚沙。当地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风...

Read more

《红墙警卫》第十二章 惊人之举(下)


红  墙  警 

 

何建明

 

第十二章   惊人之举(下)

 

险些举拳揍儿子

毛泽东一生共有十个儿女,杨开慧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江青生了李讷,其余都是贺子珍生的,但贺子珍生的六个孩子中,仅有李敏活了下来,其余或出生不久因革命环境艰苦夭折,或战争生活不容随父母被寄养出去后流离失散了。李敏、李讷至今活着,毛岸龙于1931年春在上海街头与两个哥哥失散后至今不知是死是活。毛岸青尚健在,但由于小时候遭特务毒打,头部致伤至今未愈,儿子中惟有毛岸英是健康并跟随父亲一起生活了较长时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