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爱平

王爱平,药剂学博士,教授,导师。主要研究新型药物制剂,同时与多家制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型药物制剂。1993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生,主要研究新型药物制剂,体内药物评价,药物分析等。已在国内外医药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鹿茸研究对现代生物医学的贡献


  鹿茸是哺乳动物惟一能够完整持续再生的器官。其再生发生于鹿茸生发骨膜。鹿茸具有自我分化能力。1968年,再生生物学专家Providence Brown University Richard J.Goss教授发现鹿茸的生长周期与其内分泌和环境有关,因而认为它是雄鹿的第二性征。1995年他从发生生物学角度提出了鹿茸研究的九个命题:1.为什么鹿茸会脱落并且每年再长出一个新的?2.鹿茸再生的形态控制机制如何?3.第一个鹿茸生长时,头皮怎样变成鹿茸的生发中心?4.为什么在鹿茸脱落后,肉茎表面会再长出鹿茸而不是形成疤痕?5.鹿茸为何能高速生长(60天完成5~10公斤的完成器官再生;)6.为什么鹿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