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舍近求远
记者:你如何看待新能源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如何?
倪维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能源的定义。新旧是相对的,例如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发电总量中占比较小,仅为1%左右,预计2020年将增加到7%~8%。在我看来,如果能使目前主力化石能源的效率有大幅度提高,能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即实现传统能源的更新换代和高效利用,都可以算作新能源。照此标准,煤制天然气,煤的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利用都可以纳入到新能源的范畴。
能源产业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资源、转化、储运和终端利...
作者文章归档:倪维斗
要理性慎重发展新能源
目前,我国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部分省市地区“电荒”提前到来。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内对发展新能源亦抱有极大的期待与热情。我国如何发展新能源战略,再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不要盲目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讨论新能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能源。目前,往往把非水可再生能源定义为新能源,但这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是新能源。 倪维斗认为,在短期内不能对新能源期望过高。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国总耗能约达45亿吨标准煤,但是可再生能源(含水能)产量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
新能源不宜追求规模 更不要抢第一
随着各地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部分地区“电荒”提前到来,如何发展新能源再次引起关注。
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机械工程专家倪维斗
新能源潜力大,但“远水难解近渴”
记者:随着新能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内对发展新能源亦抱有极大的期待与热情。您如何看待我国新能源发展前景?
倪维斗:讨论新能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能源。目前,往往把非水可再生能源定义为新能源,但这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是新能源。
现在,大家对发展新能源的热情很高。...
构建节能中国的四重思考
总体而言,构建节能体系可分为四个方面:技术节能、系统节能、体制节能(即产业结构节能)和社会节能。所有行业的节能,如工业、交通、建筑都牵涉到这四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体制节能问题。
一、技术节能
采取技术措施减少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如针对每度电、每吨钢铁等,这是最显见的节能,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层次:
(1)各行业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潜力巨大
对钢铁、有色、石油加工和炼焦、化工、电力、建材等各个高耗能行业,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其现况、节能技术水平、存在问题等。通过改进各行业的节能技术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具有很大潜力,大致估计有15%~20%。
...
从秸秆直燃发电谈能源系统优化问题
新能源不仅是可再生能源
----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的发言
现在大家都在谈新能源,新能源的定义是如何?我想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新能源不要忘记煤的清洁利用,且应该是对每个国家、每个时段有不同的定义,“新”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以核能为例,核能在中国属于新能源,而在美国、法国则不是。又如我们中国煤的转化、输送问题,怎么把能源靠电网输送到有关的地方去。
“能源”是一个广泛的称呼,有四大主要环节:资源→转化→输送→终端利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四个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有大的变化,且相对于...
新能源产业正在搞“大跃进” 发展规划不应忽视煤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搞新一代的大跃进,尤其是风电产业领域。目前中国风电的装机量已经达到1200万千瓦,但是按照去年其实际发电量的3.5亿千瓦时(度),1千瓦实际只发了100度电,只有500元经济效益;从投资上讲,1千瓦的风电装机成本要1万元,这还不算人工,这根本就不合算,不能只拼“装机量”。
风电是一个复杂的行业,相当于7个三峡的风电,到底怎么并网?海上风电成本更高,东海风电场仅一个3MW的地基建设的成本就高达1200万元,这些都是形象工程。而绝大多数的项目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在运作,本身是有政治意图的。这是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现实,目前仍在大力上马的大...
能源战略:把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
国家能源战略下的能源发展,应首先从战略高度,考察其在整个能源系统的合理地位。中国需要一个整体的能源战略,必须给合适的终端用户合适的燃料,给合适的消费群体提供合适的能源服务。
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定位
由于能源供应紧张以及化石能源应用所引起的严重污染,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把眼光集中到可再生能源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整个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很不清楚,不能就可再生能源谈可再生能源,必须在全国整个能源系统的大视角下看待这个问题。国外很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做法实际上并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因而在中国考虑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候,不要受一些外国公司游说和攻关的影响甚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