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不谦

牙齿革命


继茉莉花革命之后,年过半百的我,也经历了一场为时40天的牙齿革命,第一次拥有了高科技人造器官:义齿。
  被义齿革了命的原生态牙齿,医学名称“双尖牙”,曾是我的骄傲,硬碰硬,啃过不知多少硬骨头,咬掉过不知多少啤酒盖。前年家宴,酒酣耳热,得意忘形,还想以它当开瓶器,被媳妇一把抢过啤酒瓶,斥道:“你这个老瓜娃子,狗撵摩托,不懂科学!”瞪着眯眯眼,呲牙裂嘴,威胁我道:“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我酒醉心明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回敬道:“你这是危言耸听!”说我的铁齿铜牙,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尤其盛赞敢于硬碰硬的双尖牙,见置顶《牙不痛记》。谁知双尖牙,我的近卫军,却经不起表扬,革了一辈子硬骨头啤酒...

Read more

屠城:“现代艺术精神病患者”的城市记忆


李伯伯儿,学名继祥,相识二十六七年,每次聚会,只要有他跟陈胖娃联袂出席,大家肚子都要笑痛。他们的表演,以“领袖系列”“英雄系列”“哈儿系列”为代表,不是央视春晚小品式的耍贫嘴,而是游戏人生,解构神圣,亦庄亦谐,益人神智。我在博客中的幽默,很多都是拾其牙慧,不值一哂。
  李伯伯儿的专业是画画,油画水粉画水墨画,也创作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追求的是“表现”,而不是“再现”。1980年代创办“红黄蓝”画展时,名片上印的头衔:现代艺术精神病患者。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画裸体美女?”他讽我审美没有观,趣味低级:“肉砣砣能有什么视觉冲击力?”记得那一次是在他家聚会,他亲自下厨,创作了一件“装置艺术”,是一...

Read more

汤序波:为一代知识分子立传


汤先生炳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晚年高足,享誉海内外的语言学家楚辞学家,我在狮山的授业导师之一。最近,先生哲孙汤兄序波将所著《汤炳正传》邮我,拜读一过,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掩卷沉思,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汤先生炳正(1910-1998),山东荣成人,字景麟。从小睿智好学,志存高远,却遭遇了外战内战,洗脑洗礼,最后在晚年大放异彩,老一代知识分子学术人生的缩影。先生哲孙汤序波,“60后”工科中专生,却在20多年前,发誓要为祖父立传。这部贯穿古今内容丰富的学人传记,是作者2000年港版《汤炳正评传》的升级版。他的学术见解,已超过很多博士。
  
  话说1982年春天,我...

Read more

最受学生欢迎猫咪奖


我媳妇崇洋媚外,言必称欧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改从我姓,名“谢钱一鸣”。中西合璧,交相辉映,很多人不理解。我就把她的信息都抖出来,性别:女;出身年月:保密;民族:蜀鸡族;家庭出身:小地主;个人成份:学生;政治面貌:群众;学历:大学;学位:博士后(皇后的后)。其为人也,不冷不热,不阴不阳,貌似《水浒传》中开黑店卖 manburger (国产hamburger)的孙二娘,却有《红楼梦》中妙玉式的洁癖。嫌我收养的流浪猫稀脏邋遢,多次要我把他们赶走,都被我一口回绝:“不!”
  三八妇女节那天,她叫我学习有关文件,原来是一篇报屁股文章《春季防猫狗咬》。我一笑置之:“那是被人惯坏的宠物狗宠物猫,不...

Read more

日本女士東さん:两次握手


不谦按:大学校友陆洁,北京美女,30年前,曾在学校的文艺联欢会上朗诵过我的散文诗《童心》:“童心如朝露、如白雪、如天上的星星……”收获掌声一片,让我这个大巴山瓜娃子,在陌生的京城中,找到人生自信。后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教授彼邦热爱中华文化者学习汉语朗诵,将我的博文,《养兔记》《养猫记》《种菜记》《挤车记》《逃离北京》《我的命运交响曲》等,作为教材,教他们学习四川大学教授并不标准却原汁原味的现代汉语,以了解她今非昔比蒸蒸日上的祖国。这些日本学生,不是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以汉语谋职业谋生存者,而是中华文化的业余爱好者,年在20至70岁之间。她也将学生的作文电邮我,以显示她的...

Read more

丁老师:先生之风,山高水长(ZT)


不谦按:近日失眠,网上夜游,偶然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个1980年代后期的中学生写的,怀念他们的初中语文丁老师。这位丁老师,现在川大哲学系任教,名元军,是我的老朋友,比我年小,我叫他“小丁”。小丁的学术兴趣是儒家哲学,其为人也,堂堂正正,光明坦荡,仪态渊雅,气象浑厚,俨然有古君子之风,本身就诠释着儒家真精神的人格魅力,我甚至私下将其誉为现代儒学的“形象大使”。特转贴此文,以见其影响学生如春风化雨,标题是我加的,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goldench/blog/item/2d9ceb22eec18eaf4723e846.html。天涯网上还有一篇《哲学老师丁元军》,...

Read more

春天的故事:猫之恋


江安花园人烟稀少,很原生态,居然发现有蛇,出没于荒草丛中,还有钻入人家后花园者。我没亲见,都是听说而已。记得去年秋天,晚饭后散步,至桂花林边,听一位老太太,正向三四个老太太绘声绘影比划:“啊哟哟~~这么长一条蛇!”
  年前,花园清洁工小郑告诉我,她就看见一条蛇,约一米长,伸出舌头须须(蛇信),向一只猫猫挑战。把猫猫惹毛了,弓起背,呜呜呜,倏地扑上前,一爪抓过去,就把蛇颈上抓出几道血痕。蛇赶紧盘成一团,猫猫却不依不饶,左右开弓,连抓带咬。蛇被抓咬惨了,想跑却跑不脱。她想救蛇一命,用扫帚把猫猫赶开,刚一转身,猫猫又扑过来。她不敢逮蛇,只好跑到花园门口,叫来同村的保安,将遍体鳞伤的蛇救出来,放...

Read more

诗歌行为艺术:“日本鬼子白跑路”


本学期在江安校区开设《中国诗歌艺术》。这是阿红教授和我共同创建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情商为宗旨,很受川大学生欢迎。前天去学院,院办主任小梁还告诉我,她北大女儿有个川大同学,寒假聚会,得意洋洋说,按着选课键不松手,终于选上谢不谦老师的课。小梁说她心里窃笑:“好大回事嘛!”说真要没选上,她来找我,立马搞定。我笑道:“教室座位只有那么多,难道站着听?”
  
  《中国诗歌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初版,2008年新版。该课程主创阿红教授,我附骥尾,实现了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级精品课”零的突破。其实,阿红和我,不约而同,都深以为,在中国高校这个名利场,神马荣誉都是浮云...

Read more

我最钟情的发型


我媳妇从小到老,不知变换过多少发型,羊角丫、长辫子、独一根、齐耳发、蓬蓬头、瀑布头、菊花头、狮子头,等等。一部发型史,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史,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史。
  我从小学到大学,却只变换过两种发型,平头和学生头。大学毕业后,跟媳妇相约狮山,觉得学生头太幼稚,不稳重,第一次约会,特意去沙河堡理了一个偏分头,还抹上发油,油光水滑,貌似头顶一块铮亮的黑瓦片,把媳妇笑惨了。如庄子云:“吾丧我。”丧失了我的本色。第二天就用肥皂彻底洗净油污,还原为学生头。后来,我去北京攻博,媳妇嫌我学生头乱鸡窝,有损四川人民光辉形象,特地带我去城里美发店,做了一个很摩登的发型。结果更喜剧,回学校后,去澡堂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