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洪江

人生充满变数。 原本做市场营销,后来改行在家电企业做了6年多的新闻传播、广告策划; 原本写散文小说,如今却镇日埋首于产业研究和经济、管理类文章的创作。 好在这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出身营销的宝贵经历,让我惯于用商业的眼光和思维去开展策划传播; 对文字的细究和领悟,让我时时尝试在经济报道领域绽放文辞的清新。 于是,就有了会同企业许多同仁精心谋划并成功实施的空调“爹娘革命”、“价格白皮书”、“中巴之战”、“年检服务升级”、“技术白皮书”等组合营销策划; 于是,就有了刊发在《销售与市场》、《商界》、《智囊》、《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各大媒体上的上千篇的文章、150余万文字。 总在忙碌着,匆匆地路过着和操心着。恐怕商业社会里的大多数人们,都会像我一样,总是在急于表白,而忘记了留心倾听。谁知道,当我们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观察所得与他人分享,并且得到回应和沟通时,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却真的能感受到一朵小花在轻轻悄悄地绽放呢! 冯洪江,职业营销传播经理人,从事品牌策划、新闻公关和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与公关等方面,均有多年的实践与独特的见解。目前任多家国内财经类媒体及专业营销管理网站的特约撰稿人及专栏作家。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赚大钱,“扮小气”


企业刚刚起步,当然应该节约成本,控制开支;那么当企业财力雄厚时,又该如何保持这个节俭的传统呢?奥克斯集团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或许会于许多企业有一些借鉴:

赚大钱,“扮小气”

奥克斯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基地、中国空调业前三强,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却“小气”得紧,而且为了省钱,制定了一套量化控制方法;那么,钱又花到哪里去了呢?

一张写过一面的白纸有什么用?

在奥克斯集团实行无纸化办公之前,它至少还有以下三种用途:在另一面上复印或打字;打草稿;最后,轧成碎纸送往废品收购站。

有这么一桩趣闻:奥克斯有位高层主管,在公司行业会议上发言,大家看他从西服中内袋掏出讲话稿,展开来,...

Read more

“听话”的草根浙商


对一个商帮的至高赞扬,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2001年世界华商大会上对浙江商人的评价:"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最成功的华商。"在最近的10几年里,浙商做出了许多重要业绩。若是以省份为参赛单位举行各商帮的年度“大考”,那么,在人均GDP、重点行业企业利润总额、在中国民企500强中的比重、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的工业产品数量等多门“科目”上的得分,浙商无疑都已位列全国第一。他们向全世界证明了一群出身“草根”阶层的农民企业家如何成为中国商人的第一群体。

“浙商制造”的全面崛起让人惊羡,“浙商不败”的长寿奇迹也让人关注。最近,许多机构与专家都在拿“浙江帮”同“山西帮”、“安徽帮”、“潮汕帮”...

Read more

企业管理的六种武器


我们读武侠小说,会发现书中的武林高手,不仅功夫高,而且善于运用各种厉害的武器;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为了提高效率、优化管理,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也会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由于它们像武器一样,也是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的锤炼、打磨而逐渐形成的,所以特别管用。可以这么说,许多出色的管理者,通常都是先进“武器”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而许多高效率的企业,通常都拥有几种令人叫绝的管理“武器”。

    根据作者多年研究、观察宁波奥克斯集团的情况来看,认为这是一家善于发明和使用“武器&r...

Read more

“深耕”民企信息化


大多数企业的老总,总是这样对员工说:“咱们要上信息化啦,大家多配合。”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则会说:“不懂信息化的员工,不能当干部!”

  他并非说说而已。

  仅今年1-12月份,在奥克斯的中高层干部中,因不会熟练操作ERP或对信息化工程推动不力而被降职的就有6人、被降薪6人、被调离工作岗位的关键用户2人;此外,在全公司范围的信息化应用考核中,还作出了严厉的经济罚款。

  这仅仅是郑铁腕实施信息化的一个例证。

  2001年10月,这位常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作为口头禅挂在嘴边的民营企业家,决定引进...

Read more

现代企业,你会鼓励员工犯错误吗?


我疯了才会鼓励员工犯错误!——这是根本用不着考虑就能回答你的问题。”

    电话的另一端,这位拥有1家制造型工厂和近三百名雇员的中年企业家,似乎有点惊诧于我为什么会向他提出如此低幼的问题。面对“你会不会鼓励员工犯错误”的询问,他不假思索就作出了断然否定的回答。在这位老板看来,发生在雇员中的工作差错,犹洪水猛兽,对之扑杀惟恐不及、遑论鼓励和容忍了。与笔者谈话的间隙,可能正好有秘书或下属送错了文件,电话里顿时传来了他的大声痛斥声:“你怎么办事的!不会看清楚了才拿来?”

&n...

Read more

现代企业,你还需要对员工开罚单吗?


但凡雇员阶层,对企业内的罚款制度自然一无好感。

    如果能由员工来自行决定,像这样“人所共愤”的规章制度早就被高票否决啦。问题是,制度的修订权和决策权是掌握在老板手里,员工想反对,恐怕也没有用。而且在罚款这件事上,中外企业的老板们可算是全想到一块去啦,平常再怎么口口声声高喊“以人为本”的企业,手里都会攥着一把罚单,预备在必要时给违规者一点颜色看看。
 
    然而一个大趋势是,目前有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正从约束型管理方式向激励性管理机制转变。因此,人们有十足的...

Read more

企业家:面对媒体,你“说”是“不说”?


一位自北京来的记者朋友,见了我就出言不逊:“你们浙江的老板像‘缩头乌龟’似的。”

  这位老兄最近筹备出专题报道,依计划要采访在浙江民企中排名前10强的企业家,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圈跑下来,不是被老板们婉言拒绝、连门都不让进,就是费了好大劲却只约见到经理人层面的人员。他很纳闷:我是想给他们做正面报道呀,为什么浙江的企业家们却要“躲起来不肯见人”,白白放弃主动送上门的免费宣传机会?

企业家的三种“怪毛病”

  的确是令人疑惑的现象。浙江的老板们刻意低调、不求闻达的做法,在不明就里的媒体看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