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任彦钧

省作协会员。现任《语文报》副总编、副编审。编余主要从事诗歌、散文创作。1985年4月4日《山西日报》发表处女作《溜入旱冰场》后,在《诗歌报》、《中国教育报》、《山西青年》、《星星》、《诗刊》、《黄河》等报刊发表诗文多篇,并入选部分图书。出版诗集《闭目而视》,参编《朦胧诗名篇鉴赏辞典》等5部辞典,参与主编“风铃草”等4套丛书。

散文《儿子离家的日子》获《北京日报》征文二等奖;《我的窑洞,我的摇篮》获《文艺报》征文一等奖。

相会在扬州1--转发叶宁博文


到扬州去见任悟大哥 (2008-04-26 23:53:46)

    很累。一天穿梭在泰州、扬州、南京3个城市之间,刚刚到家。

    不过却是高兴的一天:见到了北极的父母——两位慈祥的老人;见到了在扬州开会的《语文报》副总编任悟(任彦钧)大哥,这位22-23年前交往过、却一直没见到的良师益友。还见到了神交已久的王垄。

 &nb...

Read more

相会在扬州2--转发王垄博文


诗人聚会更无前 (2008-04-28 09:07:54)

 4月26日下午,山西《语文报》副总编辑、编审任彦钧来扬州开会(想当年,他曾主编《中学生文学》杂志,发表了一批校园诗人的作品,培养了一批诗歌新人),我及泰州诗人北极、南京诗人叶宁等几位江苏诗友得知后,随即赶往扬州大学虹桥专家楼8109室与其聚会。晚上,由扬州诗人、诗歌活动家吴开龙作东,在食全食美饭庄开怀畅饮。最叫人开心的是,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老师,著名作家、小说《元红》作者顾坚等人也应邀到场,为聚会增色多多。

...

Read more

隆重推荐:叶橹先生妙评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人


博主提示:

    2008年4月26日晚上,与著名诗歌评论家、扬州大学教授叶橹先生共餐期间,酒酣耳热的我向他郑重约稿,希望他能对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以及姜红伟的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从学理上予以评价。在座的叶宁兄弟闻言,当即呈上红伟给何平的样书。德高望重的叶老,五一节后便寄来了这篇亲笔书写的力作。该文及红伟的书讯已安排于9月份创刊的《语文报青春阅读版》,由于本人最近连续出差,刚刚完成对打印稿的终审,非常惭愧!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特特发布于此。

 

无奈的怀念与追思

──读《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有...

Read more

与晓波、何平兄弟的第一次相聚(转晓波博文)


文学刺青时代的见证人 (2008-09-25 15:46:40)

任悟大哥在南京

接到朋友的电话,任悟大哥(照片左2,中间为语文报社社长蔡智敏先生)从山西来到南京,策划组织一个语文教育方面的活动。

昨天中午,终于见到了任悟大哥。

语文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创办出版了当时在校园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校园纯文学刊物《中学生文学》,这本刊物在当时达到了数十万份的期发行量,创造了期刊界的一个奇迹。最为重要的是,他是那个崇...

Read more

又见叶宁并转他的博文


再见《语文报》任悟大哥 (2008-09-25 10:42:18)

    《语文报》一行在南京两天,才见到任悟大哥。蔡智敏、李爱东两位在另个场合,无法分身,也是一个遗憾。

本博、孙海、许萧溪、马路(他也是语文报老作者)、阎统一和两位小妹与任悟大哥合影

本博和任悟大哥

萧溪和任悟大哥

Read more

网络实名制:要谨言,更要慎行!


    2月4日下午,突然收到电影导演、文化评论人江小鱼的短信,提醒我傍晚时分注意收看央视2套播出的他参与录制的《经济与法辩辩辩》春节特别节目。小鱼是我的朋友,他的短信当然不能漠然视之。对于本期的话题“互联网该不该实行‘实名制’”,按理说一知半解的我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但看了几位嘉宾唇枪舌剑的现场辩论,心有戚戚焉,于是便给作为反方嘉宾之一的小鱼发去如下文字,表明自己的态度——

    节目收看了,支持你们的观点!我认为:第一,要认真考量施行实名制的利与弊。实名制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环境,但会严重束缚公民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度...

Read more

《印象刘三姐》之印象


醇和如汉乐府

轻灵如唐绝句

婉丽如宋小令

一首中国式的印象主义诗篇

写意地,在茫茫太空

                       幽幽群峰

渺渺水波

亘古交融的梦之息壤展开

张艺谋这位一向表征着

典型的大秦情结的关中汉子

以一个有着天籁般歌喉的传奇女性的

名义,把整个阳朔迷离的夜晚

建构成唯美的经典

 &n...

Read more

旧作:父亲的家园


像一匹酣睡的老马,遥遥地,父

亲独卧在苍茫的故乡。这是父亲

的家园,幽深如井的窑洞里,燕

子早已携妇将雏剪翅而飞。伴着

秋虫的低吟浅唱,守着祖先栖身

的灵位,子夜一旦层层铺展,父

亲的鼾声便响亮地回旋在空荡荡

的庭院,水晶般星子和安贫乐道

的时间一起沉淀于他的心头

 

这是父亲的家园,是小麦和玉米

释放无限馨香的家园,是父亲生

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一辈子情系

于斯永远无法割舍的家园!那个

正午,作为久居异乡终于急切切

御风归来的主人,在他混浊的泪

水欲滴的眼里,遍地枯萎的草木

和印满青苔的屋脊上的砖瓦,都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