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的开发,一直以来被企业当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诚然,新品的开发是重要的,但是,在一类或某一款产品的市场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之前,就又投巨资去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这并非是一件明智的事情。特别是,投资去进行不太相关的新产品开发,就更有点得不偿失了。
但这样的情况在实践中非常多见,特别是在做国际市场的企业中更是常见。
通常,接外单的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新产品的种类、交货期与交货时间。因为这类企业自身不掌握渠道,品牌,最终消费客户等,所以,在产品上做文章往往成为了这些企业着力最多的地方。
如果是只做外单,这种思维或许还行得通。但是,有一部...
作者文章归档:吴自然
擅长营销战略规划,品牌定位与策略规划,产品创意,营销策略规划与整合传播等。先后参与或主持美得理、瑞风科技、梦兰集团、喜悦洋参、深物业、招商银行、阳光100、英博KK啤酒、维科家纺、南汽集团、富邦集团、永发集团、金轮集团、亚德客集团、正大油脂、云环集团等品牌营销策划工作。对在中国本土市场如何快速构建品牌,提升销量具有独到看法。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品牌与销量的双重突破。欢迎交流。
E_MAIL:raan#sina.com(请将#换成@)
为何总是拿市盈率说事?关于N紫金的几点看法
1、市盈率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唯一要素吗?
很显然不是,股票的价格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与当前的股票本身所在的行业背景、投资者心理、大盘环境等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市盈率并非唯一。当前是世界通货膨胀,黄金作为千百年来重要的硬通货,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运作的现状,决定了紫金价格理应高一些;投资者在经历过长达半年的连续暴跌后,恰逢政府的系列救市措施,对前景看好,因而也将会助涨;现在的大盘环境,远不同于中石油上市时,因而也将助涨紫金。
2、投资股票...
一次简单的基金营销咨询手记
一个女孩,在中国银行理财中心从事基金销售工作,有一些营销上的困惑向我请教。
简单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只有一个搭档,500个曾经与中行有过业务往来(汇款、买基金、存款等)的客户资料,当然,电话是可以随便打的。其它没有任何资源配置,中行对她们任何培训也没有做过。她们的销售任务是,完成季度销售额300万的销售目标。
呵呵,在本人的营销咨询生涯中,碰过此类的情况不少,但想不到堂堂中国银行,营销的水平也是如此低下。没有任何营销策略、对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培训与支持,就是给个底薪,一个销售任务,让她们自生自灭。
也罢,营销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就不谈了,简单说一下本人给她的一点建议吧。
我简单地为她...
品牌营销事业的第三条道路在哪?
夜已深,人难静。
对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从战略、价值观、商业模式、产品与服务设计、营销推广及销售、人才招聘及培育、财务管理等角度都做了一翻梳理与思索,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
很显然,市场需求不是问题。无论是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还是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粗放式、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通过全方位的战略创新、模式创新、营销推广创新,创建品牌,必然是一家商业机构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必经之路。而创新与专业化,必将显现其价值,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质作为一家专业的品牌营销顾问公司,其服务价值不容怀疑,市场前景也非常光明。可为何我们的服务,似乎迟迟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同?
经常碰到...
“新媒体”就是“新的媒体”?
我不是一个新媒体的反对者,恰恰相反,作为一个营销传播行业的人士,对于新媒体的诞生对社会、营销传播将造成何种影响,企业与品牌要如何有效地运用新媒体等等课题,本人也一直有所关注与研究。
但今天有说的话题,与这些方面无关,而是简单谈谈有“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使用方面的一些异象和误区:
第一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所谓“新媒体&rd...
宁波企业离自主品牌还有多远?
关于品牌的重要性,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开始有了深切的体会。在外贸壁垒越来越多,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升,中国国内市场持续放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内外贸企业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希望通过品牌的建设来获得更加强势的市场地位,谋求更高的利润空间以及应对更加惨烈的市场竞争。
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面对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因为,企业是是品牌建设的主体,如果企业自身对困难估计与准备不足,就有可能犯错误。
具体到宁波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对品牌内涵理解不够。宁波市企业对于品牌的形成机理和运作传播缺少...
五大专业服务理念
智慧供应商
竞争再激烈的市场,也有创品牌的机会!
--吉德洗衣机品牌营销策划案
新生意,好开始
对于企业来讲,成长是永远的主题。
成长的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进入新的区域,如从浙江做到广东再到北京等;二是不断把现在的产品做强,如开发系列产品,形成“产品家族”,并不断把其发展成为“品牌”等;三是进入新的市场,如做原料的开始生产自己的终端产品(纵向一体化,垂直整合),或者做方便面的开始做饮料等(相关多元化),亦或者做海鲜食品的开始做房地产等(多元化)。
到底哪一种模式最优呢?评判模式好坏,离不开具体的市场环境、企业资源等的约束条件的判断。从现实的市场情况来看,每一种模式都有成功的企业...
回归专业!
一直以来,有关品牌、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等品牌专业问题的理解,在国内企业界一直比较混乱,也缺乏比较专业的操作。因而,把知名度当作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或者认为,定位成某一个行业(比如只做家用电器)就是品牌定位等等的误解与操作,比比皆是。
前几年,在与一些企业领导层沟通有关品牌的专业问题,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领导层普遍认什么定位、核心价值似乎不太重要,或者说并不会对企业经营带来太大的影响。甚至举例说中国国内相对领先的企业,如TCL、海尔等,不也是家电、IT甚至药业都用同一品牌么?也不见得他们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啊,不也发展得挺好么?!
所谓&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