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海外业务是金融转型“必修课”


   不久前公布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出现转暖,令人鼓舞。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传统动力,或是开始减少,或是接近消失。可以说,“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不仅要调整和创新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更要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社会协调性。事实上,经济的这种转型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实体经济既是金融服务的对象,又是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转型一定会影响到金融发展模式,也就对金融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金融转型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支持创新创业。既然是经济动力转换,社会就需要对这个新动力提供资金助力。二是支持...

Read more

货币政策将维持 “中性偏松”态势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2012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3月召开的“两会”上,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从上半年金融运行的情况看,货币信贷增速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波动,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金融运行特点

  ——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降中趋稳,物价降幅显著,通胀...

Read more

中国金融转型的逻辑与难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依靠重化工业带动的工业化、引进消化外国技术引导的现代化、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的城镇化,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入世以后,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进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引擎。

  这种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①依靠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获取规模经济效益;②用压缩消费的方式保证高投资率;③用出口退税等多种措施保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④通过出让部分国内市场和政府利益(如土地收入、税收)引进外资,并学习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

  由图1可见,在2000年-2010年的十年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60.2%上升为71.4%,投资率由35....

Read more

我国有条件避免房地产市场硬着陆


  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我们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既不能忽视调整中的风险,也不宜过度夸大。坚持推动房地产的实质性调整,并不必然带来房地产市场硬着陆,我国也有条件避免硬着陆发生。

  一、海外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基本规律

  在1890—2007年长达120年的历史中,美国房市崩盘仅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