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卫东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常委、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教练员学院院长,中国冰球协会主席。

开放社会及其数据敌人


 

 
 

 

斯诺登(EdwardJoseph Snowden)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二一三年度风云人物,绝对当之无愧。当年六月,这位美国中情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的前雇员,在其而立之际,摆出一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先后通过全球闻名的媒体《卫报》、《华盛顿邮报》,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及其盟国长期运行的诸多秘密监听项目。斯诺登事件让全球舆论一片哗然,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讨论热潮。一时间,不管是对斯诺登身份及行为的定性,还是对美国等监控项目的褒贬,都是聚讼纷纭,人言言殊。作为新闻事件,斯诺登...

Read more

边走边想(汉堡)


2003年4月28日(周一,Hamburg)
 
9:00起床,洗澡,然后去办公室,想上网,可惜网络一直不好,无法和任何人联系。

中午和Wolfgang在一家中餐馆就餐,他讲述了他被抄家的经历,政治人物,总是那么复杂。晚上去Wolfgang家里,聊天,看书,揭示出许多的故事。
 
2003年4月29日(周二,Hamburg)
 
9:00起床,网络依然不好。

打电话,联系Habermas、Honneth、Gees等。决定还是抽空去一次慕尼黑,见一下Habermas。Gees邀请去参加他的Seminars,下个礼拜给他答复。

晚上休息。
 
2...

Read more

转载:回首百年 接续辉煌:北京大学中文系庆祝建系一百周年


星火百年,世纪绵延,北大中文系从历史中走来,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时代的前沿。2010年10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00周年庆祝大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等出席了庆典。中文系党委书记蒋朗朗主持庆祝大会。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发表讲话。他回顾了中文系创建百年来的光辉历程,高度赞扬中文系师生始终肩负着时代先锋的使命,为革命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作为一个学术科研单位,中文系始终都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相关学科和单位起着良好的辐射性影响。在这100年的岁月里,中文系吸纳和培养了很多著...

Read more

转载: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节列数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8000多名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进修教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个历史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位著名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许多优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

Read more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节列数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8000多名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进修教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个历史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位著名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许多优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

Read more

边走边想(20100506汉堡)


柏林到汉堡,不算太远,路况也很好,火车出乎预料地准点到达Dammtor火车站。上次来汉堡还是2003年的时候,那次就是Wolfgang到车站接我。这次还是Wolfgang,一头银发在人群中那么显眼,冒着雨到车站接我,引导我漫步到宾馆,一个非常典型的德国宾馆,比较小,但比较温馨:Vorbach。

 


 

随便收拾一下,跟着Wolfgang一起去一家土耳其饭馆吃饭,他问我吃什么,我随口说了一句:现在是Spargel-Zeit,果然,得到的还是一盘Spargel,外加并不十分可口的熏肉,据说这是必然组合,要不然不好吃。

 

2005年过后,我们俩就未曾见面,期...

Read more

边走边想(20100503-5,柏林)


到了柏林,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德方怎么能把日程安排得如此紧凑呢,让人一点闲逛的功夫都没有,说实在的,德国真正值得用心去逛的大城市并不是太多,柏林显然是首选,原因不用说,大家也都清楚,这个城市与德意志民族兴旺休戚相关。

 

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在柏林做两件私人的事情,一件是去认识一下从法兰克福刚刚搬到柏林的苏卡普出版社新家,另一个就是去洪堡大学门口旧书摊上好好买点数带回去。

 

苏卡普出版家搬家是不久前的事情,当时在德国掀起轩然大波,各方人等都卷入了争论,似乎出版社内部在搬与不搬之间也有一些分歧,但真的很佩服Unseld先生的遗孀所具有的过人的胆识,不但顶住了压力,而且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