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其章

上海出生,久居北京。近年勤于撰述,出版多部藏书藏刊的专著。计有《漫话老杂志》,《旧书收藏》,《老期刊收藏》,《创刊号风景》,《创刊号剪影》,《封面秀》,《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终刊号”丛话》,《搜书记》等。被香港书界誉为“谢氏书影系列”。另于报章杂志发表文章九百余篇,多涉猎文坛旧闻掌故,对提升古旧期刊的版本地位出力尤多。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曾拍摄谢其章书斋,并作访谈节目。

吞声可也


谢其章先生的愤怒 止止壶天

 

 

京城藏书家谢其章先生的搜书日记《搜书记》、《搜书后记》是我的枕边书,临睡前总要翻几页。书里有不少插图,都是谢先生自己收藏的四九年之前出版的书刊的书影,非常难得。正因为难得,所以谢先生很宝贝它们,特意在《搜书后记》(岳麓书社200911月版)里面的《狮吼》杂志书影旁边写下这样带有警告性质的话:“这本《狮吼》是我花了大价钱在旧书网上买来的,所以我对不打招呼的用别人的图片非常不满。”

先生的警告似乎无济于事,有人照用不误。看谢先生在《搜书后记》2008717日条下记:“中午奔三联,846全换成空调车了。先到涵芬楼,此街行人...

Read more

“未能汲取历史教训”,亦无可哀。


子善统计,除了张爱玲自己的英文著作的中文作品已有英、法、德、意、日、语种本,甚至我邻国越南也有了越文本,张爱玲的影已是国际化的了,是国赢得一席面的作家就不好再因为张胡有的婚姻而之以“狗男女”(何。何满子是受过迫害的,但后来说起话来依旧是施害者惯用的“语言”和思维逻辑,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未能汲取历史教训”,那么挨整就白挨了亦无可哀。

是据子善统计1983年至2005年,最威的代文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刊》张爱玲的量,于迅、老舍、茅盾、郭沫若、巴金、曹禺、郁夫、沈文、周作人、丁玲之后排第十...

Read more

听歌


北京的公园,自娱自乐的人们,随处可见,有军乐队似的阵容有好似半专业的指挥,也有孤獨的口琴手低诉故乡醉人的美景,手风琴的和声飘过满湖的残荷,八百岁的白塔像上帝一样俯视人间,这些衣食无愁者,多已远离了权力和名誉,普天之下,唯有歌声才是真实的抓得着的,虽然它只是令人有那么一小会儿的若有所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