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世纪漫长曲折的斗争,走过了专政推翻宪政,再到结 束专政、恢复宪政的大弯路,俄罗斯终于重新走上了宪政民主的 轨道。然而,发生巨变的却并不仅仅是俄罗斯
中途夭折的“宪政革命”
1898年3月,俄国“劳动解放社”、“斗争协会”等马克思主义组织的代表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又变身为俄共(布)。
1917年3月(俄历2月),沙皇宣布退位,毫无准备的俄罗斯陷入混乱。临时政府仓促上台,是为“二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作者文章归档:曹思源

·中国破产法执笔起草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总裁、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所长。·1968年6月毕业于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理论部(本科);·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在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中 心、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体改委工作;·1988年10月下海创建民办研究机构;·1997年当选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影响中国新世纪的50位名人"之一。
依据党章落实三权分立
依据党章落实三权分立
——任何权力都需要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很危险的
CCN特约撰稿 曹思源
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总裁、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所长。1988年创建民间社会科学研究及咨询机构。因曾主持起草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公开倡导竞争性产业私有化,反复提出数十项修宪建议,而被称为“曹破产”、“曹私有”、“曹宪政”。
2007年,中共十七大文件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rdq...
恢复常识 落实党内三权分立
恢复常识 落实党内三权分立
2011.2.16在《炎黄春秋》联谊会上的讲话
曹思源
李锐:这是个年轻人啦。
吴思:曹思源老师六十几?
我六十五。我有个计算方法——中国的花甲不是直线,而是一个轮回。因此,老汉六十不算高龄,第二个花甲刚刚启程,我现在是五岁的老顽童。
刚才大家讲了很多高见,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老的新青年、新的新青年的共同的历史使命是启蒙。我要补充一下,这个启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上的启蒙,另一个是党内启蒙。党内为什么要启蒙呢?我最近有所感触,我提出了一条建议:建议落实党内三权分立。
有人听了大吃一惊:“党内还要三权分立?党...
正面感悟曹思源(9)
正面感悟曹思源(9)
二十一、收获的门槛
在旧体制下,干什么都是低效率的,但有一个是高效率,即整人、扼杀人才。在这种环境和体制下,一些人感到很憋气、很窝火,当然也很悲观。但毕竟,中国总会有收获的季节。中国一百年来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军阀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死了那么多人,解放后又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十年浩劫。中国一百多年来不断地付出代价,但总有收获的时候。曹思源认为,中国现在正面临着收获的季节,但有一个门槛要过去,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他在纽约的广播电台做过一次演讲,他说:“中国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门槛,跨过这个门槛,中国会有百年的黄...
十年感慨(续2)
&n...
正面感悟曹思源(8)
正面感悟曹思源(8)
十九、历史的动力
作为经济学者,曹思源要努力探索历史的长河,研究历史的走向和规律。通过研究,他得到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夏、商、周、秦、汉、唐,等等,一定要变。不会老是“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我们很多人做事情总要看上面同意不同意。这虽然稳妥,但对推动历史的前进不利。我们的历史若是由上面决定的,那就不是历史了。当然历代统治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只是影响,而不是决定,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民。他在黎明制药厂当工人时,厂里规定每天要读一小时毛主席...
正面感悟曹思源(7)
正面感悟曹思源(7)
十六、看破红尘,不舍红尘
至于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应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曹思源认为,学者应该以“出世”的胸怀干“入世”的事情。他的人生哲学有八个字:“看破红尘,不舍红尘”。如果没有后面四个字就一般化了。很多人标榜看破了红尘,其实真正看破红尘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曹思源说的“看破红尘”是指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急也急不来,若要拖延也难以苟延残喘。社会发展有一个火候和程序。看破了红尘,就不要着急,要坦然处之。当年“四人帮”横行时,他很早就断言,...
十年感慨(续)
迢迢百年路,
峥嵘多歧途。
沥血涌钱塘,
积尸填江湖。
赤地话春雨,
白帆梦疾风。
多少大丈夫,
几度问沉浮。
煮酒待鸣鸡,
燃竹送除夕。
山川千年夜,
岁岁一晨曦。
万民久有待,
清平齐所期。
愿我中华龙,
腾飞与天齐。
庚寅除夕寄曹思源
印度尼西亚的社会转型景观
印度尼西亚的社会转型景观
曹思源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一万七千多个岛屿组成。它是一个火山之国,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使印尼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带之一。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尼人口2.35亿(2008年),是居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与马来族各占 7.5%,华人约占5%。
印尼国民87%信伊斯兰教,6.1%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