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邓汉华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探索


      内容摘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但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不得不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文章在国外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采取的融资方式、业务范围、所有制形式和监管方式,提出完善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性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示码:A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Read more

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模式选择问题探析——以甘肃农村为例


  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Patrick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一文中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金融模式:即“供给优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前者强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从而通过金融服务的供给刺激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后者强调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拉动作用以及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从而促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同时Patrick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金融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正确认识欠发达地...

Read more

财政收入扩大是好还是坏


《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29版上访表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中指出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在9万亿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并指出这是政府对财富控制力增强的表现,容易造成政府干预市场、资金利用效率变低、寻租行为增加等后果。
我虽然觉得文章写得非常的好,并且结论也很合理,但是看完之后总觉得有些疑惑。因为政府对财富越来越强的控制力并非是政府刻意为之,而是不得已的举措。现实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化加剧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要求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不可能避免这些问题,只有计划体制的方式才可以调控财富的分配。然而政府控制靠什么?只能靠财政收入来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