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秦澜

职业经理人,EMBA

布局者的修炼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曾经估算,如果市场上的价值是100%的话,其中制造产生的只占25%。在制造这个25%的过程中,还需要购买零配件,因此制造的价值最多只有6%-8%的份额。这个数字能够说明代工企业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中国代工企业的困境。

  来自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的数字说,平均起来,贴牌生产商的产品的毛利率为19%,而品牌生产商为27%。由于毛利过低,亚太地区最大的100家贴牌生产商的利润加在一起也只有40亿美元。品牌生产商还拥有那些无形的益处,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战略联盟机会,更优秀的人才,更强的进入新领域的能力。比起贴牌生产商在一个你死我活的世界里挣扎,...

Read more

如何让知而不言的员工分享知识?


  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的执行能力表现差异的情形,有人可以顺利面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人可快速响应外在的需求,有人拥有独特的手法来完成工作,有人精于商情分析可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些各自拥有其优于一般成员的知识常可以在企业中有较佳的表现。每一位领导者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思考如何法让这些有用的知识,可以在团队中扩散和发展,让这些知识可以变成团体所共有,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力。

  以知识分享实现员工充分交流下的协作,被看作是企业成功的根本。领导者要鼓励知识分享,保证每个员工都能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财务、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企业的战略。要让员工分享知识,领导者首先要了解员工为何不愿意...

Read more

企业渐入“衰”境的六个征兆


  做企业不怕年头长,怕的是未老先衰。

  每年都有人不厌其烦地来介绍世界500强,翻开中国的管理杂志,大都是成功企业的报道。其实,在中国经济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时候,做得好的企业其实是挺没意思的,基本上,他们唯一做好的就是没有犯什么愚蠢的错误。至于媒体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那是市场运作的需要。

  这和好莱坞制造明星是一个道理。读的人不一定当真,怕的是故事里的主人翁却把它当了真。我想讲的是,读者中还有一些人真地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读的。英雄故事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个个成功学讲座,听时热血沸腾,过两天也就忘记了。能够真正启发人的东西,反而是一些企业失败的故事。能够在这么好的...

Read more

两代商业领袖面临挑战 年轻人要学会做好助手


  中国的商业领袖被分为两个群体:以40岁为界,40岁以上者被称为“原生代”,40岁以下者被称为“新生代”。他们在遭遇着不同的挑战。

  “原生代”商业领袖面临六项挑战

  40岁以上的商业领袖口头禅是“90%的时间搞关系,10%的时间搞业务”,这个观念如今被颠覆了。管理实战专家王育琨分析认为,40岁以上的商业领袖多为借助一些非市场化的因素,抓住了机遇把企业做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领袖。在把企业向做强做大迈进的时候,他们遇到一些新的挑战,颠覆了他们过去的观念。他总结40岁以上商业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