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舒立

1978年高考恢复,本报考北大中文系,被阴差阳错地招入刚复校的人大新闻系。
1982年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在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
1985年被派往厦门做驻站记者。
1985年,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的邀请,为期 5个月在美国的访问,对自己从业的思考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1987年的 8月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回国后写成《美国报业见闻》一书并在 1991年出版。
1992年从任职 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
1994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为期一年的学习。选择研读发展经济学。
1995年,获得 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
1998年《财经》创刊,主编。

成名事件:率领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财经》杂志一夜成名,也因此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

中国在历史性临界期


  在新一届领导层及中国近中期发展方略已定之后,接下来要的是行动

  10月22日上午11时30分,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闭幕后,胡锦涛率新当选政治局常委与众记者见面;紧接着,新一届政治局委员名单公布。随着“十七大新领导班子组成”这一最后的、最大的悬念获解,历史也翻开新的一页。

  应当承认,中共历次代表大会均意义重大,但就海内外广泛关注而言,五年前的十六大、今年的十七大,肯定还包括五年后的十八大,当为重中之重。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在多年经济高速成长后已经处于历史性的“临界期”:对世界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Read more

中共十七大之公众期待


  公众最关注的十七大议题中前四位依次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深入反腐败斗争、扩大就业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首列之两项均系政改核心内容,另两项与政改直接相关

  本期《财经》杂志10月15日面世之日,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如本刊今年春节前夕对新一年中国各领域的走势预测时所概括,“2007:等待之年”——所等待者,正是这一天。

  毋庸讳言,海内外广泛关注此次大会,焦点之一就是新一轮人事安排,亦即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的选举结果。这关乎中...

Read more

日本改革命运


  在经历小泉的激进的“主动改革”和安倍的“口头改革”后,日本将进入“被动改革”期,前景似难乐观

  随着福田康夫内阁走马上任,前首相安倍晋三突然辞职造成的日本政治真空已得到填补。新首相将如何施政,能否有力推进经济改革,将决定其掌舵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驶向何方,当引起海内外业界人士更多关注。

  回首过往18年,日本首相更换频繁,至福田康夫为止,已是第十二位。从宇野宗佑到安倍晋三,平均在位时间仅有608天。政争迭起的深层次原因是日本“经济奇迹”结束后的长期经济震荡,其时间跨度,恰与泡...

Read more

“跨国公司贿赂门”的中国应对


  参与国际联手反腐,关键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惮家丑

  八九月间,正当西门子、家乐福、麦当劳各色“贿赂门”事件在中国沸沸扬扬之时,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于9月6日正式成立。这一筹备四年之久的新机构,不仅由新任监察部长马丂兼任局长,显出格高权重,而且明确其未来职责之一,便是“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此可谓正逢其时。(参见《财经》网络版每日头条“中国反腐重心前移”)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近年来国际联手反腐大势已成。30年前,美国制定了《反海外腐败法》。至90年代中期,...

Read more

次贷风暴之鉴



  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者等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参见《财经》网络版www.caijing.com.cn实时报道跟踪分析“美国次级房贷大危机”专题)。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事件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

Read more

防范“逃废债” 政府应带头


  企业债务风险虽然暂时不会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然而,维护社会信用的努力须臾不可松懈。近期曝光的银行不良贷款和债市违约案例中,有多家企业被银行和债券投资人质疑或担心“逃废债”。受此影响,银企关系有所恶化,债市投资者“用脚投票”,债券发行遇冷。

  经济增速下行叠加去产能、去库存,企业借改制、重组等形式的“逃废债”现象自会增多。倘若任其蔓延,势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手,让“逃废债”图谋无法得逞。其中,关键是管住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任意干预债务重组的有形之手。保护社会信用环境,政...

Read more

【舒立观察】伏虎的根本是建立法治国家


  周永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重大事件在729日同时公之于众,这绝不是偶然。两事深度关联,交互作用,同步昭告之后,历史当翻开新一页。

 

  如果说周永康事件,公布是情理之中,时间则出乎意外;那么,依法治国则属中共早有主张,民间久已研讨,各方各界均对其“全面推进”具有极高期待。在此次周永康立案消息公布后,新媒体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最有效率的平台。关于周永康案幕前幕后的故事,新鲜,也不新鲜,真相还会继续披露。不过,仅就已知的真相,结合中国发展的现实与矛盾,...

Read more

正视邻避运动


  在中国,邻避冲突正处于多发期,邻避运动已成为城乡规划和建设中亟需正视的新现象。妥为应对至关重要

  随着四川省什邡市政府宣布停建钼铜项目,持续数日的部分群众抗议和官民冲突渐趋平息,市委人事亦有调整。我们关心事件如何依法善后,更认为此一事件具有极强典型性,值得在全局范围内深刻反思,汲取教训。

  由于民众担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此类社会抗议被称作“邻避冲突”,即虽然承认有生态风险的公共设施可能是必要的,但是,民众不希望垃圾处理场、变电站、核电站等设施建在自家后院(Not In My Back Yard,简称NIM...

Read more

温州金改倒逼顶层设计


  温州金融改革已满周岁,其进展引人关注。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赋予其“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的使命。一年来,改革成效初显:温州78个重点改革项目启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区域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批小贷公司、村镇银行、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产权交易市场陆续设立;反映民间金融活跃程度和价格的“温州指数”,也获得市场初步认可。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媒体对温州金改成效评价谨慎,当地实业界并未普遍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温州...

Read more

矫治“不完全城镇化”


  今年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分水岭,官方口径的城镇化率已跨越50%。在过去33年中,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以上的幅度增长,骄人的成绩引起世界的关注。同时,今年9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坦承,中国的城镇化“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列举问题时,他直指“现在的城镇化,应该说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我们对此论断深为认同。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生产要素在城市中集聚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当下的中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可创造内需,消化过剩产能,带动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一道,正是未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