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范建军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通迅地址 朝内大街225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邮政编码 100010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近期爆发的全国性民间借贷危机,一方面是因偏紧的融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上升。建议对货币政策适当微调,使其由目前的偏紧状态回归“稳健”;建议改变通过收紧房企融资渠道来调控房价的策略(长期看是无效的);建议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尽快将民间借贷纳入体制内管理。

  今年以来,浙江温州、内蒙鄂尔多斯、山东青岛、河南安阳、江苏泗阳、广东东莞、福建厦门和安溪、宁夏固原等地相继爆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欠债“跑路”的事件,说明民间借贷风险暴露已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问题。面对风起云涌...

Read more

中国是否已进入“高通胀”时代


  最近关于中国是否已进入“高通胀”时代的讨论成为热点,多数人认为中国确实已步入“高通胀”时代,对于这样的判断,笔者并不能完全认同。笔者认为,如果用“中国已进入结构性通胀时代”来表述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物价走势似乎更为准确。

  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现象。人们通常是通过观察某一价格指数的变动来判断经济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这个价格指数可以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可以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当然,最理想的是GDP缩减指数。无论选择哪一类指数,它都代表某一特定商品篮子的平均价格水平。如果价格指数的上...

Read more

“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最终依归是调控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量,即名义总需求。但在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存在两种调控策略:“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前者指货币当局以同业市场价格利率为“标尺”和“调控工具”,通过调整同业市场基准利率来影响同业市场的基础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调控策略;而后者是指货币当局直接以基础货币供应量为“标尺”和“调控工具”而进行的调控。由于货币当局可直接操控的货币只能是自身发行的基础货币,因此,&ld...

Read more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不等于紧缩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货币政策定调: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月9日的央行加息不少人理解为此举表明央行对通胀的担忧,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央行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要准确理解货币政策的转变,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回归“稳健”不等于紧缩

  首先,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不等于紧缩。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中国一直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在不同时期,“稳健”的含义并不相同。19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