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胜荣

马胜荣,1946年11月生,浙江建德人,196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1973年3月进入新华通讯社从事国际新闻报道。1975年至197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专修东南亚事务。在新华通讯社工作的30多年中,曾多次到国外采访,担任过新华社驻曼谷分社和科伦坡分社的首席记者。在新华社国际部先后担任过编辑、发稿人、英文编辑室主任和国际部副主任。1995年调任新华社副总编辑。2000年至2007年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已出版过游记、小说、传记和新闻作品集,包括《泰国漫忆》、《曼谷之夜》、《旅泰通讯评述选》、《难忘西雅图》、《描述世界》等,合作的译着有《相逢在黑夜》,主编了《科索沃:点燃的火药桶》、《跨世纪的战略抉择——90年代中俄关系实录》等。1998年获全国新闻编辑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新闻界最高人物奖“长江韬奋奖”评委会副主任、全国新闻高级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俄友好、发展与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副会长、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副会长。

谁来约束互联网?


  中国IDC评述网06月14日报道:互联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至少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是这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互联网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引起了众多人士的注意。这种情况促使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最近,美国白宫发表一份题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报告,其目的也在于管理互联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报告的序言中说:“数字世界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也不再是一小部分精英的地盘,而应该是一个国家和民众共同坚守责任、正义与和平规范的领域。”

  这个报告共分“制定网络空间政策”“网络空间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