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陷“核酸系统”质疑的东软集团,正在面临新的危机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三年疫情过后,很多“临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公司倒闭或者转型了。但是,此前提供核酸检测系统的公司东软集团依然壮大,甚至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因为这家公司的实力并不一般,而此前的核酸系统,不过是该公司在疫情期间的一款“产品”而已。

相关资料显示,东软集团不仅是服务供应商,还是IT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的前身是东北大学的两家校办企业,刘积仁是该企业的创办人,而东软集团因为涉足较早也规模较大,而被业界视为医疗信息化(HIT)行业的“老兵”。

值得注意的是,东软集团是一家市值超过1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东软集团业务已覆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等领域,并孵化出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教育、望海康信、东软睿驰等众多子公司。旗下多家公司都在积极筹备上市。

只是,摊子铺得太大,或许是企业发展的“大忌”。尤其是2022年,东软集团上市27年后首亏3.43亿元,预示着其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据东软集团公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业绩增速或许不容乐观。那么,这个医疗信息化巨头,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困境?

低调的“巨头”,正在挑战行业周期

人们对于东软集团的印象,依然停留在2022年9月初,成都那场“核酸检测系统崩溃”的热搜事件上。彼时,四川成都采用东软集团研发的核酸检测系统,突然之间“崩溃”,导致网友晒出了很多“大白”集体举起手机试图刷新的画面,而将其送上了热搜。

值得注意的是,事后东软集团却表示此次故障与系统无关,完全是因为网络问题产生的。不过,四川通信管理局对此作出明确回应,称当日成都市内的通信网络运行十分平稳,成都各个核酸检测点没有出现任何拥塞现象。因此,东软集团也被指“甩锅”而令网友极度不满。

get?code=NGEzMzcyY2M5NzE2M2RiOTFhYTBkZjg5NDVjOWZlZGQsMTcxMDM2MzA0Nzg2Mw==

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更多的质疑之声在于,作为医疗信息化的龙头企业,为何其他企业研发提供的核酸系统鲜有故障,而该公司的产品却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出现问题之时,东软集团还底气十足,“拒不认错”?

该事件的真相,普通人没有必要了解。但是清晰可查的是,东软集团是一家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且十分有野心的集团公司。据了解,该企业在“大健康”“大汽车”等板块均有涉足,并分别成立了创新业务公司。

只是,无一例外,这些公司都正在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甚至如同当初的核酸检测系统一样,都在经历行业周期性变化的挑战。不过,即使如此,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投入却无法松懈,因此也势必会导致其盈利能力不足,甚至入不敷出。

数据证明,虽然东软集团2023年的财报数据正在回归正向增长,但是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仅仅增长12.56%、4.71%,显然难以支撑该公司的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1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亿元,而细分至公司不同部门的成本,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出现了不同比例的增长,以研发费用的增长为最,达到9.19%。

由此可见,东软集团正陷入业绩增长缓慢,但是各种投入却有增无减的尴尬局面。

全面铺排但缺少亮点

尽管在业务布局方面,东软集团显得十分激进。但是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东软集团在“大健康”“大汽车”领域成立的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公司,不是家家欢喜几家愁,而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以东软熙康为例,该公司四次递表港交所最终上市,可谓一波三折。而且,被誉为“互联网护理第一股”的东软熙康,上市首日即破发,让很多投资者信心尽失。

据媒体报道,9月底,号称“互联网护理第一股”的东软熙康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东软熙康发行价为4.76港元/股,上市当天以2.72港元/股收盘,当日股价跌幅42.86%;更为致命的是,次日东软熙康再次震荡走低,最终收于2.48港元/股,下跌8.82%。

get?code=Yjc2N2YxYzYwZjY4M2RkMTEzYTUxMTNkOTUxZGFkYzUsMTcxMDM2MzA0Nzg2Mw==

究其原因,很多大型互联网医疗平台便是投资者最好的“样本”。非常残酷的事实是,看似“黄金遍地”的大健康赛道,却并不容易“捡钱”。以2021年都处于高光时刻的互联网医疗三巨头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为例。

彼时,前二者市值均高达数百亿港元,而京东健康更是市值在千亿港元以上,上市之后的市值,更是一度高达6000亿港元。如今,这三家互联网医疗巨头的市值,已经大幅缩水,股价走势也是一路走低。

二级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投资者不再为互联网医疗股买账,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互联网医疗虽然噱头十足,但是在商业模式方面却有些“千篇一律”,看似光鲜,实则都是通过互联网获取流量,通过“在线卖药”来实现盈利。

例如,上文提及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便是如此,医疗电商类业务占比高达80-90%。而由于国家对处方药物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在线卖药的生意也因此存在“灰色地带”而频遭诟病。

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之下,东软熙康也难以独善其身,招股说明书显示,东软熙康成立于2011年,是东软集团在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投资的企业。虽然该公司坐拥2500家医院与3.57万家医疗机构资源,并都接入了公司的云医院平台,但是其当前依然处于巨额亏损阶段。

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熙康的收入分别为5.03亿元、6.14亿元、6.87亿元及0.82亿元,期内亏损分别为1.99亿元、2.95亿元、2.43亿元及0.47亿元。而据其招股书显示,主要就是因为公司扩大业务,导致入不敷出。

除此以外,有“国产CT一哥”之称东软医疗,同样在IPO上市之时一波三折。2020年,东软医疗曾向上交所递表谋求到科创板上市,时隔不到一年,东软医疗再次闯关IPO,不过拟上市地变成了香港。

据报道,早在2014年,东软集团曾提及与威志环球、高盛、通和、东软控股等购买东软集团所持东软医疗公司部分股权,其与投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内容是如东软医疗在2022年9月30日前未能实现上市目标,投资方可根据协议约定要求履行回购义务,须一次性回购股权。回购义务将由东软集团或东软控股及其指定的第三方共同承担。

由此也让东软医疗的上市计划显得极为迫切。如今,协议约定的时间已经到期,而东软医疗能否上市还是一个问号。

这也意味着,东软集团虽然多方布局、十分激进,但是却并未“遍地开花”,而是亮点甚少。

商业模式是硬伤,东软恐怕很难“赚钱”

作为“资深”的医疗信息化企业,东软集团最大的挑战,或许在于其商业模式与客户定位。据观察,东软集团的业务众多,服务对象也分为2B、2C、2G(政府)。

因此,2022年的那场系统崩溃事件,也被指撕下了东软商业模式面前的一块遮羞布。事实证明,与政府与公立医院等体系合作的生意,并不好做。尤其是近年以来,医疗反腐大旗,正是面向这类医疗体系进行深度整顿。而东软集团作为与这些机构合作的公司,必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实际上,早年东软集团也曾曝出多起关于敏感事件。例如,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称,2021年5月,据12309中国检察网公布的一份起诉书显示,2017年,东软CT在四川甘孜州的代理商为了推广设备,在某县级医院招投标过程中,行贿金额达到180万元,而这台CT设备的采购价也不过900万元左右。

get?code=ZDkzNjE5YjBmZmZjMjZlY2FhMjk5NmVlMmEzMjNlNzUsMTcxMDM2MzA0Nzg2Mw==

实际上,这并非东软医疗经销商首次卷入贪污贿赂案,近年来和销售东软医疗CT机相关的案件也并非个案。由此可见,与政府、机构合作固然能够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但是同时也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此外,疫情期间的“核酸系统崩溃”事件发生时,也有业内人士爆料称,东软集团其实是一家“大外包”公司。通俗来说,该集团的主要工作就是依靠集团品牌对外“接单”,然后寻找“外包”团队提供解决方案。而在这种“代理人”模式下,核酸检测系统等产品质量问题,显然极其容易处于“失控”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类模式的驱动下,东软集团近年的整体业务增势不容乐观。例如,2016-2021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业务复合年化增速(CAGR)仅1.8%。与此同时,其智慧城市、企业互联及其他业务也处于停滞或者下降趋势:二者2016-2021年营收的CAGR分别为-5.1%、-0.3%。而最近几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是智能汽车互联,CAGR达到25.5%。

种种迹象表明,东软集团虽然“名声在外”,实际上却很难“赚钱”。

结语

作为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头部企业,东软集团原本可以技术驱动,推动公司业务全面发展。不过,东软集团似乎选择了业务驱动,在大健康、大汽车等综合赛道遍地撒网。

只是,在各大业务方面雨露均沾的结果,便是整体业绩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东软集团整体业绩增长乏力、难以盈利的困境,或许就源于此。希望在新的经济环境、行业格局之下,东软集团能够扬长补短,快速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