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辩证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作者李崇军
 
摘自新书《辩证养心》的“综述后记”,该已在淘宝、抖音和拼多多等线上销售。正文如下:
我撰写《辩证养心》这本书来之不易,其一,我的智商较低。在我两岁时,我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医院无药可治,把我抬回了家,昏迷了七天七夜,一位大娘给我灸疗(俗称:“烧灯花”),把我救活了。我活过来之后,长时间呆头呆脑。我8岁上小学,到了10岁以后,我的智力得到了一些恢复,后来上了初中、高中,我总是笨鸟先飞、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保持中平,参加高考未考上大学,参军上了军校,到部队基层任职,我的思维能力、为人处世总是比人家差,由此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后来的几十年工作中,我思考了更多的问题,把思考变成文字,把文字变成了文章,把文章变成了书稿;其二,我的写作基础较弱。在我8岁、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之后我跟着大姐生活,读的铁路子弟学校,教学质量较差,后来又跟着二姐生活,读的是地方学校,教学质量较好,读到高中分理科、文科,我分到理科,1979年高中毕业,这时“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刚结束,因此,我的写作基础较弱。后来,我到了部队锻炼、地方工作,我的写作能力有一定提高,但是始终感到吃力,然而我在写作上从来没有畏惧过,我把写作看成意志的考验、生活的领悟、人生的快乐。在写作中,我始终把工作、家庭放在第一,把写作放在第二,由此我的写作得到了单位领导、家中亲人的支持,我着重研究工作中的监督问题,用了3年时间撰写了一篇20万字的《试论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论文。然后又用了5年时间编撰了有200万字的《智慧与思想》,但都没有问世,全当作了习作。后来又用了5年时间编撰了有100万字的《辩证养心》,接着又用了5年时间,经过反复修改、打磨,将100万字的《辩证养心》压缩为了27万字;其三,我的写作环境较差。我的居住地是四川省洪雅县,这是一个只有35万人口、1896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县文化馆供我参考的书籍很有限,得到当地的老师指导也很有限,就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下我坚持写作。然而,该县也有好的地方,这里气候宜人、环境秀美,被誉为“山水洪雅 养心之地”,从而能让人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再且,县境内有座中国古代蜀中著名道教仙山瓦屋山、县境外有座中国佛教名山峨眉山,我刚到洪雅县工作时,登上瓦屋山看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木雕像,对老子思想有了了解,时隔不久,我又登上了峨眉山,对佛教思想有了了解,这对我的写作有一定帮助;然而,对我的写作帮助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我在军校时学到的学科,其间,我买了一本艾思奇主编的哲学书《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由此,我始终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的写作,写作内容由少变多、由粗变精,数易其稿,时至2022年6月,一部约27万字的社科理论文著终于完稿,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朋友,后续还有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点评,咨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