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勘误记(二)——《永嘉金石志》暨“补充”


 

                图1-1  360╳宽268╳厚40mm 该书净重:2.9 kg

                                                            图1-2     

                                                           图1-3

     该《永嘉金石志》编辑部名单中压根儿就没有“校对”人员!这就难怪书中“讹误之处多多了”!

    以下就本人“熟悉”的情事举三例:

1正文八十页“明中宪大夫山西太仆寺少卿陈公墓志铭”,200547日徐逸龙携带U盘来访,

要求拷贝文集初稿的数据。

而八一页刊印的是“茭塘山墓域现场”图片,是2013.8.17(周六)我们在霞渡潭黄君明庭任向导

与“地陪”陈碎兴帮助带领我们上“御史坟垄”,并有现场照片多幅(选其一):

                   图1-4                 建茂穆  拍摄

自然,黄文简淮公原稿与清·道光九年己丑(1829)重修《洪川合族宗谱》有很多不同,

是先前不了解的事情。详百度拙文“寻访永嘉洪川陈敏墓碑志暨其他收获”一文。

 

 

                                                    图1-5

  2024-2-8再三阅读,全文仅“覈”字改作“核”外及若干处标点符号又改动。

99%与《黄淮文集》277页拙文:雷同。

          图1-6  八O页文字内容与八一页的插图是“文不对图”的!

               

                               图1-7

    (对照1-7、1-两图有超过80多字不同哦!)

                                                图1-8

 

                  根据·道光九年己丑(1829)重修《洪川合族宗谱》首篇即黄淮撰墓碑铭。

与《介庵集·归田稿三》原稿有太多不同。自然,黄文简淮公原稿与清·道

光九年己丑(1829)重修《洪川合族宗谱》有很多不同是事先不知道的情事。

而深入研究陈氏谱牒者应当引起“特别关注重视”

2013.8.24 本人主页上曾以题为“寻访永嘉洪川陈敏墓志铭暨其他收获”

一文可参阅。

 

2、八三页:刘 翼撰“竹原处士陈庸庵墓铭”。

 

                                图2-1

         残碑存永嘉包岙陈氏祠堂内。癸巳七月十一下午我们曾去量过其长、宽、厚尺寸,

   详蓝色线条上所示。主要是:刘翼字容直,号古愚与“巾湖黄公以载”即黄采;黄蕴圭等,

   并与知府周琰有“不解之缘”。

 

    例3 《永嘉金石志》二八一页:

 

“云庵处士墓志铭”系黄文简淮公为楠溪潘姓所撰:

                                                           图3-1

                                                        图3-2

                       图 3-3(初版《黄淮文集》编排于330页)

          2024-2-12 整饬于温州老年图书馆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