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189:居士法嗣同参禅
晏弘
苏轼好禅,自号“东坡居士”,写有诗句:“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法嗣传承衣钵,居士在家修行。禅宗公案里有个庞蕴居士,唐朝衡阳人,本是儒生,赶考途中,投宿客栈,豁然有悟“选官不如选佛”,听闻江西马祖道一乃一代禅宗高峻,直奔洪州(今南昌),跟随马祖道一参禅悟道,女儿灵照亦从之游。
初见马祖道一,庞蕴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何人?”
马祖道一答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与汝道!”
倒逼破迷,庞蕴居士顿悟。
庞蕴居士质本高洁,富有文采,曾作诗偈:“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他平时在家静虑修行,生活清苦,靠儿子耕田维持生计,妻女编制竹漉篱贴补家用,令人惊叹的是,全家人无不坐化归去。
禅宗公案里还有一位张拙秀才,生平不详。张拙秀才熟读佛书,拜谒寺僧,问道:“百千诸佛,但闻其句,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僧曰:“黄鹤楼崔颢题诗后,秀才曾题也未?”张拙秀才答道:“未曾题。”僧曰:“得闲题取一篇也好。”张拙秀才当下无话。
张拙秀才曾参西堂藏禅师(一说西堂智藏禅师),问:“山河大地,是有是无?三世诸佛,是有是无?”
禅师曰:“有。”
张拙秀才道:“错。”
禅师曰:“先辈曾参见什么人来?”
张拙秀才道:“参见径山和尚来。某甲凡有所问话,径山皆言无。”
禅师曰:“先辈有什么眷属?”
张拙秀才道:“有一山妻,两个痴顽。”
禅师复问:“径山有甚眷属?”
张拙秀才道:“径山古佛,和尚莫谤渠(即“他”)好。”
禅师曰:“待先辈得似径山时,一切言无。”
张拙秀才似有所悟,俯首道别。归来研读佛典,闲时不忘行脚。
据说张拙秀才因受禅月大师指点,参见石霜庆诸禅师。石霜庆诸禅师问:“秀才姓甚名谁?”
张拙秀才道:“姓张名拙。”
石霜庆诸禅师曰:“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
张拙秀才一听,焕然雾除,霍然云散,呈上诗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分别,不著相,除断我执,不向外求,反观内心,真如自在。石霜庆诸禅师点点头。张拙秀才后来成为石霜庆诸禅师的法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