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修改稿发表在2024年1月环球时报,标题《人工智能进步巨大,人类智能倒退了么》
在21世纪的众多技术变革中,互联网和人工智能(AI)无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而AI的发展正在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随着这些技术的普及和进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浮现出来:在这个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人类智能是否正在经历一种倒退,而机器智能则在不断上升?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从社交媒体的快速更新到24小时不断的短视频新闻流,我们的大脑被要求快速地处理和响应这些信息。同时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于是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就是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深度思考的能力受到影响。大脑受到损害,人类整体智商会逐步下降。
2010年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其副标题就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书中提出“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同样法国神经科学家米歇尔·德斯穆格在接受英国媒体BBC采访时也说道。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对下一代孩子的脑部发育有负面影响。这将导致下一代的智商将比父母更低。
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对于人类的智商情况并非如此悲观和负面。虽然碎片化的信息确实影响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深度处理能力,但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智力挑战。例如,视频游戏被发现可以提高空间导航能力、决策速度以及多任务处理能力。此外,互联网作为知识获取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2022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数字媒体对儿童智力的影响》论文中,通过对美国9855 名儿童的跟踪实验,发现屏幕时间对智力的变化有积极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在线时间越多,智力的提高就越多。一个更深层次的神经学常识是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接触和处理信息的越多,大脑发育的就越发达,智商会越高。因此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尽管信息呈现的方式和质量各异,但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际上提供了促进人类大脑的普遍发展而非毒害和降低。
另一方面,过去10年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巨大的。从谷歌的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冠军,到AI大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困难任务,在互联网海量数据的加持下,机器智能的增长似乎没有上限。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能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超越人类的担忧,为此包括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脸书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及OpenAI的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2014年以来,我们进行的研究也表明,在过去10年里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的确出现了巨大提升,在与人类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对比测试结果看,包括世界主流AI系统(如SIRI ,谷歌,百度,Chatgpt,文心一言等)的综合智能水平逐步从低于6岁儿童提升到与12-14岁的人类初中生水平。
不过,也需要注意AI的这些成就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输入和特定任务的训练。AI在诸多领域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在所有领域都能超越人类智能。实际上,AI在理解复杂人类情感、主动设定目标,开展深层次创造性思考和处理未知情况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人类。关于AI是否能发展出独立意识,目前科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虽然AI在某些任务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仍然依赖于人类设计的算法和输入的数据。AI目前还无法展示出真正的自主意识或主动创造力,这些是人类智能的核心特征。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智能并没有在下降,而是在不断地适应和进化。我们正在学习如何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中保持专注和深度思考。与此同时我们使用互联网存储和获取海量知识,快速进行互动,跨越地域实现协同工作,我们利用机器智能来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任务,从而释放人类智能去处理更加复杂和创造性的问题。
对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未来进展,最关键的是认识到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共生关系。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智能的一种延伸。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人类整体智能水平提升的工具,机器智能提升也就是人类智能的提升。
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隐私侵犯、职业领域的变化甚至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积极的推动网络科学,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彻底明晰人工智能的底层原理,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符合社会的伦理标准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不陷入杞人忧天的恐惧中,也不盲目乐观毫无节制的扩张技术的使用,始终护航科技的发展不断惠及全人类。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专委会副主任、计算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