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化空间,一是指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内举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及仪式的特定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二是泛指传统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的具体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文化空间。近年来,新型文化空间概念被频繁提及,在城市化逐步加快的今天,文化空间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空间的体验值一定程度代表这座城市生活的“理想值”,对于游客而言,更是代表着城市的吸引力。
文化空间如何发展到新型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的创新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功能的多样性,相较于传统的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功能呈现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观赏与讲解,更具备阅读、展览、展示、交流、分享等多种文化服务功能,形态上包括城市独立书房、图书馆、艺术馆、画廊等。在一家城市独立书房,你可以读一册书、喝一杯咖啡,甚至可以听一场专业讲座,业态的融合可以体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
二是文化的差异性。一个新型文化空间,一定是基于一定的在地文化产生的,注重植入城市历史、人文特色,具有文化的独特性。例如在云南旅游图书馆,可以看到围绕滇越铁路制作的文创,也可以看到云南奇花异草的摄影展。
三是形态的创意性。一个新型文化空间的形态,往往体现着主理人的奇思妙想,布局和设施能够突破传统设计的束缚,进入其中,不仅能体验文化,也能得到美的感受,打开想象的大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发展,淄博这座老牌工业城市凭借一串小小的烧烤成为全国热门旅游城市,促进了城市更新,这说明旅游需求并不简单按照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发展,一个出圈的点就能引发一次旅游热潮,一个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或许也能激活一座城市的生命力,成为城市崭新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