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內地做科创,如魚得水


在大灣區長期於科創領域打拚的港青李德豪,剛巧25年前在港大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畢業。2013年,他北上珠三角發展,以大數據容災備份技術開拓個人事業,近幾年他將目光瞄準5G智慧杆領域,期望再以「香港專利 + 內地市場」模式,分享內地5G應用市場大蛋糕。「自己如同一條魚從香江游入大海,機遇廣闊」,已經嘗到事業成功果實的他,如此形容這些年在內地的發展。他現在還熱心幫助北上的香港新一代年輕人更容易融入內地,實現創新和創業夢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當年我於香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畢業,並幸運地成為當時工程學院的代表,在畢業禮後的酒會上代表學院跟時任特首董建華交流。董建華給我們講的創科藍圖很精彩,讓我們充滿了希望。我記得他當時強調說:『國家就是需要你們香港新一代發揮科創精神,放膽去闖吧!』」儘管時隔25年了,李德豪對此仍記憶猶新。

李德豪在1997年畢業禮後的酒會上代表學院跟時任特首董建華交流。 

感嘆香港「有種子沒土壤」

畢業之後,李德豪展開了他的系統應急管理(容災行業)之旅,先後在多家企業工作過,直至2008年自立門戶,成立BizCONLINE,業務專注於大數據的容災儲存,即建立異地容災中心,做數據的遠程備份。但他在香港的創業之路並不順利,收入一直無法提升,隨着租金、工資成本等壓力不斷加大,李德豪所有積蓄也花光了,他心裏很焦慮,只好重新打工,在Experian公司做大中華的系統管理。

他總結當年創業失敗的原因,「香港是『有種子、沒土壤』,因為香港市場狹小,加上香港許多大型公司只會選擇歷史悠久的外國品牌,本地創新公司的科技產品很難找到市場。」他感嘆,香港過去其實是有很多領先的創新技術,但多數都發展不起來,而產業亦一直偏重金融和地產,浪費了科技的優勢。

2013年南海起步 去年收入2000萬

直至他遇見一個人,他的事業出現轉捩點。「2012年,時任中聯辦教育科技部科技一處處長的李蕭指,國家科技積極支持本土創新,建議我到內地試一試,在龐大的市場支持下,有什麼不能自主研發?」「正是他的話提點了我,令我眼前一亮, 2012年我開始到內地闖蕩,2013年憑借研發的『全國第一個自動演練雲端容災中心』項目和三項世界級技術專利,我獲得佛山南海『藍海人才計劃』最高A級別的300萬元人民幣創業啟動資金。」李德豪帶着其發明的BizCon災難恢復裝置入駐南海瀚天科技城,雲端容災中心通過自動演練對備份數據進行檢測和清晰量化的安全管理,就像是給IT系統進行每日一次的健康檢查,可以提前預知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李德豪公司與深交所旗下深圳證券通信公司進行全球首個保證回復的容災外包服務。

李德豪在內地的發展非常順利,從南海出發,逐步開拓內地市場,業務涉及全國許多城市、與國家藥監局和內地伺服器巨頭浪潮等合作。他在南海註冊成立了佛山市雲端容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在深圳前海註冊了深圳市前海雲端容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去年在內地大數據容災備份技術年收入約2,000萬元人民幣。「我猶如一條魚從小河游進了大海,當時李蕭處長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

市場龐大 前景比目標還要遠大

25年來,讓他感受最深的是將香港科技與內地市場結合,可令香港科研成果快速產業化和拓展內地龐大的市場機遇,獲得發展機會。目前公司在內地發展遠超當初香港創業的目標。數年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的發布,讓李德豪看到更加明朗的未來,他將會搭建一個平台,將中國的創新科技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甚至全球。

李德豪廣邀全港業界精英,成立顧問團推動本港創新科技發展。

李德豪認為,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爆發時,一些黑勢力無孔不入,讓香港政治、經濟和社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隨後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令香港迎來安定。他希望港府從教育多方面入手,加強愛國愛港的教育,在新當選特首李家超的領導下,打造一個真正愛國者治港的香港,實現長治久安和與內地深度合作與融合的共贏格局。

辦「超級合夥人」大賽助港青北上創業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成為全國甚至全球的金融、科技和先進製造業中心,蘊藏着巨大發展機遇,可為北上港青帶來廣闊的前景。為了助力港青北上創新創業,李德豪計劃成立對接平台,與內地創新、法律、產業甚至央企等進行對接。

李德豪認為,港澳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着許多有利發展的條件和獨特競爭優勢,特別是這些年國家的持續快速發展,為港澳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和廣闊空間。因此,幫助港青北上發展正迎來良機,也有助加快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

為了賦能港澳青少年,他擬聯合多方籌建國際超級合夥人創新大賽組委會,發起第一屆國際超級合夥人創新大賽,讓港澳有志青年,都可積極踴躍參與,攜帶其創新技術和成果參賽。第一屆擬以澳門為試點,主打歐盟、東盟、葡語國家和港澳台等地,以澳門為國際創科樞紐,引進世界科技人才、品牌,合作開拓內地市場,或把內地產品通過澳門輸向葡語國家和東盟等。

分享經驗 助年輕人少走彎路

李德豪表示,港青剛開始北上大灣區創新創業時,會遇到水土不服,包括對政策、法律、稅收、人才等並不了解,他有多年經驗,可向他們詳細介紹,讓他們少走彎路。因此,他正計劃把累積的經驗,長期累積的人脈關係,幫助北上港青打通「政、產、學、研、用、創、融」通道。

李德豪說,現正聯合中國航天集團、中國通號等科技領先央企,配合地方政府、研發機構(如季華實驗室)、產業協會、高校和投資機構,推動合作成立聯合體,加速國家雙循環政策,推進香港引進技術、資金與內地合作的超級合夥人角色充分發揮,吸引世界頂尖科技落戶,以科技創新助力大灣區發展,為港青北上創新創業助一臂之力。

展望未來 港續發揮法律及金融優勢

長年香港內地兩邊跑,讓李德豪對兩地關係及前景看得更透徹,他認為,香港給內地帶來的大量資金、管理、技術等,助力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經濟快速發展,香港也成為內地許多城市招商引資的重點,大量香港和海外資金通過香港投資內地大量項目,推動內地經濟發展。而內地則給港企提供了大量發展機遇,包括三來一補、港企轉型升級邁向技術創新等,而香港人才在內地發揮了極大價值,獲得了很好的發展空間。

李德豪指,內地市場機遇龐大,發展機會多,目前公司在內地發展遠超當初在香港創業時的期望。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展望未來25年,李德豪相信,在候任特首李家超新班子的治理下,在未來25年的初期,香港主要是發揮法律和金融的優勢,特別是俄烏衝突後,中國企業回歸香港股市是必然方向。香港的自由市場和法制就是讓國際投資者有信心的關鍵,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可協助世界科技落地、本土化、產業對接、展示和示範等,都是世界人才需要的夥伴,通過香港在大灣區搭好世界科技展翅舞台,配合金融的支持,大灣區必成世界科技領跑之地。

大灣區必成世界科技領跑之地

他認為,在科技創新上,國家推動大灣區為世界創新的領先動力,以內地市場、產業的巨大增長,把創新從過去集中點、線式創新,擴展成立體的創新空間,吸引香港和世界人才和企業落戶,為他們搭上中國經濟快車帶來龐大的發展機遇。

向下一站出發 瞄準智慧杆發展

李德豪在容災備份行業上,已經開拓了巨大商機,他現在又敏銳地涉足5G智慧杆業務,以期分得一杯羹。

2018年,國家推進5G智慧杆產業發展,讓路燈燈杆加上大量物聯網設備(IOT),變成多功能智慧杆,是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要全國大量投資鋪墊智慧杆,掛上5G機站。「當時我正是Linux foundation開源軟件大學的大使,發現智慧杆最終會變成『戶外數據中心的機櫃』,因為邊沿計算是在路邊的,放邊沿計算機的機櫃,未來一定是智慧杆。而要發展5G科技,必須要開源的生態,而生態的入門,必要降低門檻。」

致力降低開發門檻

若果智慧杆的入門門檻太高,將有礙5G應用的發展。數年前李德豪與香港朋友合作2019年成立國際智能杆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去推動智慧杆生態。憑借其研發的智慧杆傳感器技術等專利優勢,他成為廣東省智慧杆產業聯盟熱插模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李德豪主力推廣智慧杆熱插模塊標準接口,降低智慧杆應用產品的開發和市場門檻、簡化生產過程,從而推動智慧杆掛載應用的創新發展,並增強中國5G應用的創新發展和競爭力。目前李德豪團隊共計有明燈引路、戶外行人安全系統和老年癡呆者及走失兒童等數十項專利正在準備申請當中。

談到智慧杆機遇時,李德豪表示,國家將大力發展5G及其應用,「我正是看準了國家發展5G物聯網,而智慧城市的關鍵基建必需品為智能杆,這為公司業務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近兩年他正在與江門職業學院合作,在醞釀第一批數十個專利,並推出了第一場5G戶外應用展示。若5G創新能聯動全國,數十萬的5G應用必讓內地大量創業和創新青年從國家科技崛起中獲得成功。」

李德豪與江門職業學院學生交流。

不過,由於5G智慧杆領域涉及城管、交通等眾多部門,以及民眾信息保護等,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推進智慧杆發展的具體條例,因此這一業務發展仍然緩慢。為了能同步推動青少年在戶外5G的研發,正在跟港澳及內地大學合辦5G戶外實驗室,讓三地學生互動交流,推進智慧城市的科研創新。

(香港文汇报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