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粮价补贴代替种粮补贴的建议
任凌云 安乡县发展和改革局
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某个农业县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村委会骗取国家种粮补贴近两亿。这个县为了应付上面的整改要求,在全县抽调了500多名干部下村组,去调查落实种粮补贴落实情况,这样做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实际上种粮补贴政策就是一个想当然好政策,造成了大量财政资金浪费,造成出来了无数的腐败,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也不理想,反而客观上鼓励消费过程中浪费粮食。因此我建议用粮价补贴代替种粮补贴,下面我就详细分析种粮补贴的缺点和粮价补贴的优点。
一、种粮补贴和粮价补贴
种粮补贴就是为了让农民多种粮食,让我国粮食增产,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农民每种一亩粮食补贴300元左右。粮价补贴就是为了减轻居民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按照人口给居民发放粮价补贴,每人发放粮价补贴300元。种粮补贴是通过稳定粮价减轻粮食价格上涨对居民的压力,而粮价补贴是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应对粮食价格上涨给居民的压力。尽管两种补贴形式都能达到目的,但是种粮补贴执行过程中出现政府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和财政资金浪费,而负责相关事项的各级官员寻租腐败,造成粮食在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浪费等问题,而粮价补贴不但可以避免这些坏处,还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下面我就对用粮价补贴代替种粮补贴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二、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的影响分析
1、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对消费者的影响
种粮补贴的作用就是让农民多种粮食,让中国粮食增产,从而达到粮食价格稳定。如果取消补贴,一亩大约少了300元补贴,那么农民种粮收入大概就减少了20%左右,实际上农民在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下,农民根本拿不到300一亩。国家种粮补贴至少30%是被各级政府部门、官员和村组干部套取骗走了,形成了腐败资金。通过要农民获得同样收入,那么粮价就需要增加20%。那么消费者用于粮食的支出就要增加20%。中国一共有20.24亿亩,按照80%耕地种植粮食计算就是16亿余亩,一亩耕地补贴300元,一共就补贴4800亿元,全部作为粮价补贴发给每一个居民,那么人均可以收到340元粮价补贴。
下面就以我们家为例来分析给居民消费者造成的影响。我们一家三口,一共就可以收到1020元粮食价格补贴,现在我家平均每个月买米30斤,平均每斤米3元。一个月就花费90元,一年花费1080元,如果涨价20%,那么一年用于买米支出1296元,在外面消耗粮食价值要1080元,那么获得粮价补贴前的所有用于粮食的支出就是2160元,获得粮价补贴后的实际用于粮食的支出就是2592元,减去粮价补贴1020元,还比原来的2160元节约588元。我们家庭人均收入年在4.5万元左右,在全国应该属于中上等水平。对于比我们家穷的人来说,他们在粮食方面节约的资金比我们会更多。
2、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对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企业的影响
假设一个种粮农民也是一家三口,每年种稻谷100亩,平均亩产1500斤,以前每斤粮食卖1元,卖粮收入15万元,加上种粮补贴3万元,一共收入就是18万。改成粮价补贴后,粮食每斤涨20%,那么种粮收入就是18万元,加上粮价补贴1020元,收入反而增加1020元。消费终端一斤大米涨20%,价格每斤涨了0.6元,按照稻谷70%出米率,米糠价格也按照粮食价格涨20%情况下,每加工1斤稻谷至少增加收入0.5元,扣除稻谷涨价0.2元,还多赚了0.3元。考虑到稻谷的稀缺性,粮食企业为了抢到更多稻谷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粮食企业可能会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如果每斤提高0.1元,那么前面那个农民卖稻谷收入就是19.5万元,加上种粮补贴就是19.602万元。这样种植粮食的农民和粮食经营企业的收入都显著增加,特别是纯收入增加比例更高。
3、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对政府官员和财政资金的影响
种粮补贴发放过程复杂,监督执行难度,各级政府官员和村组干部极易设租寻租搞腐败。为了监督种粮补贴足额发放和骗取补贴的难度特别大。文章开头就提到的某个农业县几年时间,各级政府部门和村委会骗取国家种粮补贴近两亿。这个县为了应付上面的整改要求,在全县抽调了500多名干部下村组,去调查落实种粮补贴落实情况,这样做有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这种整改毫无意义,一样无法避免骗取种粮补贴的行为。因为一亩地可以种三季粮食,也可以只种一季粮食,这里面涉及到补贴数量就相差3倍,实际上到底种了多少,除了村组干部外,其他人如果不去专门测量,谁也搞不清,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各级官员相互勾结,共同来骗取国家种粮补贴,而且很不容易被发现。本文提到的那个县骗取种粮补贴近2亿元,这绝对只是冰山一角,全国每一个种粮食的县100%都存在各级官员和村组干部甚至是种粮大户骗取种粮补贴的情况。就算这些官员都是清官,每年要把真实种植面积登记准确并足额的发放到位,也需要惊人的工作量,这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
粮价补贴就基本上可以完全避免腐败问题,全国人民都是一样,每个人300元,任何人弄虚作假,都轻而易举就能发现,而且追赃了特别容易。要弄虚作假骗粮价补贴,就要造成不存在的人,或者给已经死了的人继续发,这个只要把每年按照村组一公示领取了粮价补贴的名单就能发现。而且中央也很好核对,只要把全国户口信息和这个粮价补贴名单一核对,就能发现造假,最快几分钟就能核对出来。而且追赃也特别容易,就扣这个骗取粮价补贴的人的将来粮价补贴就醒了。而现在种粮补贴被骗后,追赃非常困难,上面提到那个骗取了近两亿的县,责任人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最后就让全县干部职工都倒霉了,2022年全县几万干部职工的绩效奖金一分没有发。腐败分子贪污,全体干部职工遭殃。
4、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对粮食节约的影响
种粮补贴让我国粮食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就造成每个人没有了一种珍惜粮食习惯,特别年轻一代,没有饿过肚子,不知道粮食来自不易。对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后,粮食价格上涨20%,就能让奢侈浪费者多掏腰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奢侈浪费之风。所以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有利于粮食节约。
5、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悬殊。2020贫困标准为人均收入4000元,每个人发放340粮价补贴,就能让贫困户收入增加8.5%,几乎可以让贫困户不需要另外掏钱只用粮价补贴就能购买到一年的粮食,市场最便宜的大米只要2元左右一斤,就可以买170斤大米,对一个不参加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几乎可以吃一年了。而对奢侈浪费的富人来说,一年直接和间接(饮酒等)粮食消费需要数万元,粮食价格上涨20%,就会让他们多掏数千元的腰包。这样实际上就缩小了贫富差距,就能增加整个社会购买力,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
综上所述,粮价补贴替换种粮补贴不但可以减少普通居民购买粮食的生活压力,增加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的收入,避免政府官员腐败,节约政府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利于粮食节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