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火、洋油、洋布……追溯那段与洋货相伴的历史


        在我的记忆中,60后的童年,对买东西的渴望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物质匮乏啊,那时大半的购物,基本是门前叫卖的货郎担中摆放的物品。货郎担里那一块块糖果的魅力,足够我们缠住大人闹上半天。现在想起来,谁家的大人都会为是否该买一块糖而纠结过。

这就是我们所见最早的市场交易。虽然简单,却是留有最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农户买针、买线、买糖果之类的小件物品,全靠走村串乡的货郎担提供。如果要买油、盐、布匹等物品,则需要大人去赶集。卖东西也是,许多农副产品也要靠在大小集镇上去交易。

在沔阳,除了县城仙桃外,还有十几个大集镇,如沔东的沙湖、彭场,沔西的沔城、通海口,沔南的新堤、峰口。沔北除了仙桃外,脉旺嘴也是可以买卖很多东西的大集镇。如果有人从汉口带来这些集镇上没有的货物,那真是很让人羡慕的。

货郎担上交易最多的物品之一,应该算上火柴。分明是国内生产的物品,却称“洋火”。到集市上买煤油,却要称“洋油”,还有“洋纱”、“洋皂”、“洋布”、“洋碱”等等。

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更早时期遗留下来的习惯叫法。

沔阳最早的洋货,始于清朝末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外国洋行开始通过买办与当地商人联合,在新堤、仙桃推销来自国外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收购农户的鸡蛋和蚕茧。

据史料记载,沔阳出名的商贩有倾销洋油、洋蜡、洋碱、洋皂、洋纱、洋布的英商亚细亚、太古等洋行,倾销洋油、洋钉的是美商美孚商行,倾销洋蜡、洋钉的是法商南星洋行,而推销卷烟的是英美烟草联合公司。

一种是推销,一种是倾销,一字之差,其手段是不一样的。倾销是故意将价格低于市场价,进行大量抛售,目的是把我们的国产产品挤出市场,擭取更大的利润。

洋行倾销货物,主要通过经销、代销、赊销三种手段来实施。

 

外商在沔阳推销的手段,也是当时老百姓闻所未闻的。他们的促销方式具有我们现代的促销术意味,或者说,我们现在的促销方式还在沿用他们过去的模式。宣统二年(1910年),驻地在汉口的英美烟草公司,就采用散发美人照片、刷墙头广告、吹打洋鼓洋号,对围观者赠送的方式促销,有些甚至还挨家挨户送烟上门。

多年前,我曾经同几位高龄老人谈及此事时,他们甚至还能说出卷烟的品牌名称,最常见的是“哈德门”,还有“船牌”、“美伞”几种。这些卷烟,起初装的都是10支,后来就都改为20支装了。

在洋货市场的冲击下,沔阳原来那种古老的丝烟店纷纷倒闭,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就在民国3年(1914年),日商三井、三菱、皇太楚兴等洋行来仙桃建厂房,设蚕灶,收购仙桃的蚕丝,然后运到外地去缫丝。现在襄河南岸干堤旁边的精英学校,就是原来仙桃甘露寺的旧址。在这里,日本人建有两座铁桶油库,一座可装100吨,另一座可装150吨。

几年之后,沔阳市场充斥着洋货,这种情况下,本地农村土纺土织的产品受到挤压,无处可销。日商廉价收购的鸡蛋和蚕丝,则源源不断地从襄河船码头运出。

1928年,日军侵入沔阳。这帮强盗首先在新堤开设所谓伊粮所、调办所,本地商人进货,都得由指定的洋行按数量配送供应。而商人从农户手中收购的谷物和棉麻,则全部交给粮所提供给日军使用。商人进出,都得持有“良民证”和“通行证”,否则就有被没收货物甚至杀头的危险。

随后,日商又在仙桃设置相应的商业机构,各行户中,都有中国经理人驻行,倾销日货,垄断业务。

最为恶劣的是,日商后来在仙桃、新堤两处设立了吸售所。这个新设场所,是用来销售鸦片的。他们从蒙古、东北运来烟土,交给沔南、沔北伪政府勒销。一时间,大小集镇烟馆林立,仅新堤一个镇就有烟馆80余家。鸦片的盛行,不知道毒害了多少家庭。

 

武装侵略的背后,往往是经济的掠夺。日商的洋货,是随着日寇的铁蹄践踏愈演愈烈的。彼长此消,到1938年,美英商行及其洋货就彻底撤离了沔阳。而日商的洋货,则是在抗战胜利以后,全部撤离了沔阳县境。

60后所见到的洋货,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洋货。但是,不论是真洋货,还是假洋货,那时的市场及其产品交易,都是我们心中一道抹不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