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彤云酿雪。
纵有千种遗憾,万般骄傲,2023,还是消散在时间的旷野里。抵抗,抑或是欢呼,2024都在此刻穿云钻雾奔涌而至,仍把那千万年前的阳光洒在你身上,照耀着你一个又一个生动的表情,为你的或悲或喜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芸芸众生而言,过往的一年,正是被磨平被锤打的一年。四季风吹,能过山河,却度不过内心的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人郑燮却借《竹石》之名,对过往的磨难做了最强反击,其间有决绝,有辛酸,也有豪情。
对于那些别无选择的前行者,一如郑板桥所言,即使面对的是千磨万击,却也只剩下内心的坚韧,以对抗四海潮生。乐观者或会放言:我们在风雨的洗礼中愈发坚韧,锻造出更为坚强的意志,这是我们在波涛汹涌的社会潮流中屹立不倒的力量。
韧性,从来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苏轼在《晁错论》中指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此刻正值寒冬,冰雪万里。但是,被冰封的热情下,是万物蕴藏的坚韧生命力,是生生不息的关于春的梦想、关于夏的畅怀、关于秋的璀璨、关于冬的蕴藏。
那些装点起来的史册中,真理从史前第一页贯穿到当下浮世斑斓绘,上下五千年尽在此中:扎根于土地者,终会迎来生命的绽放;坚韧于世事者,必将积聚起春潮的浩荡。
播耕于大地,丰收于时光,韧之一味,固然是动植物过冬的法则,也是国人磨砺一生的心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密码。
寒冬中的坚韧,是对生命的一份珍贵承诺,是对发展的庄严宣告,是对你,对我,对无尽未来以无限的温柔而清冷的告白。
回首2023,我们共同面对了世事无常,从山河咆哮,到人间世的吊诡,无常变成了常在;悲观时或流传,坚韧依然稀缺。
我们守护希望,寄望于坚韧。曾有诗人,于橘子洲头,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叹人间沉沦。然而,滔滔湘江,终究穿越了历史的暗礁,裹挟那些跳跃的浪花,激荡四十余年的改开涛声,响彻了大江大河、东西南北。
坚韧前行,缘于韧性的知识分子传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传统的政治信仰。放置于民主昌明的今天,知识分子理应挽社会前进的犁轭于一身,如诗人守望于橘子洲头,即使举步维艰,也应如雄鸡高唱,迎接那清晨的第一缕光,穿山越岭而来,普照于这一花一木、一虫一鸟,以及那一张张等待日出而作的面庞。
知识分子是良心,是灯塔。他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2024,中国就以怎样的姿态立足于世。尔若卑微,世界就会高傲,你若脊梁弯曲,世界必然气盛。
寒冬坚韧,希望绵长。在这罕见的寒季之中,坚韧是人们前行的动力,希望是人们追逐的目标。希望是信仰,是不死不灭的对美好的奔赴。它超越时间界限,打破山河阻隔,永不止息,引领我们从黎明出发,逐日向行。
在这个日渐喧嚣的世界,知识分子如果沉默,则我们将进入一个群体性的歇斯底里的妄语时代。在信息爆炸中,普通如我者或许徜徉于各种言辞之间,却难以开启真正的对话。
与自己对话,与政府对话,与民间社会对话,与全世界对话,必须要以这无边的韧性,重建心灵对话。以韧性面对伤痕,以无惧痛楚的心秉持开放,即使难觅共鸣,也让我们在新的一年,学会创造有意义的沉默,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内心叮咚的声音。
2024,我们重新出发,重建群体对话,让狂欢有所遵循,让理性不再沉默,共筑心灵港湾,创造属于我们的温暖年代。
而韧性,是我们能够抵达的依靠。
2024,我们相信行的力量,相信做的伟大。行或有所不至,做也可能力有不逮,但鹏飞万里,一定是此刻振翅;大海潮聚,其源发于山涧。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2024,渴望从韧性里去发现你我的中国,从对话中去经营美丽新生活,以及时行动之决绝不断抵达新世界。
幸有韶华长在,2024相与笑春风。
来源:桔红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