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文化]:济南的一个新文化符号「散文」
2023年11月4日:2023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在济南大明湖北岸启动。与此同时:宋风游园也在在济南大明湖北岸举办。宋风游园:诗词擂台赛,汉服文化展示,文化小剧场等活动。
笔者认为:[二安文化]:济南的一个新文化符号。
济南:一座千年文化古城。历史上与济南相关联的文化名人有很多,堪称群星闪耀。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明代名士李攀龙,现代作家老舍等人,这些文化名人都曾在济南生活过。李清照与辛弃疾共同创造的独特的「二安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词章之高地。
下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四篇代表作品.
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有独创性,自然朴素.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白描手法,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
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声声慢]首词,声调艺术创新,宋词中绝无仅有的一篇.在单调上表现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感情上,人物内在心理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李清照在叠字运用方面具有美感,叠句和偶句,更是得心应手.
李清照善于熔铸典故和前人诗词。李清照现存诗词中,用典及点化前人诗句者近半。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的特点:
一.多用人们熟悉之典,为避晦涩.
二.作者词品创意新颖,拓宽词作内涵;
三.典故,通俗口语表现.灵动自然。
李清照的语言,富有音乐美。她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表达特定的情感,增强情感效果。[声声慢]连用十四个叠字,有特别的一种艺术效果,深化主题,达到复而不厌的艺术境地。
李清照作品中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李清照开创女作家爱国创作的先河,留下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弘扬爱国主义,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李清照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她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高标一帜.她的词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格.“易安体”:就是众多的艺术评论家给与李清照词作的中肯的评荐.
李女易安趵突泉
清照纤手写金线[泉名]
照亮宋词半片天
词风朴素音委婉
本文以一首
七言藏头诗:[李清照词]。
辛弃疾:1140年至-1207.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军事将领,人称“词中之龙”.其与苏轼合称“苏辛”.其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辛弃疾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起义军之中的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二十五岁。辛弃疾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辛弃疾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辛弃疾[鹧鸪天]的下阕:“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简朴中见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辛弃疾以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主观情感的浓烈,构成辛词的一大特色。
辛弃疾的词中写道:“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
辛弃疾的词中写道: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这都是辛弃疾激愤的心声,如“天风海雨”,强烈力度震撼读者的心灵.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辛弃疾扩大了词的题材,融汇诗歌,散文,辞赋优点,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其明快,激励与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并有所寄托。辛弃疾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稍加改造,别出新意.
稼轩狂歌北风起
轩辕平西扫蝼蚁
豪迈词锋长剑指
放声大漠激情启
上面这是一首七言藏头诗:[稼轩豪放]。
[二安文化]:济南的一个新文化符号:它将呈现这座城市的新的文化魅力。
[二安文化]:济南的一个新文化符号:这是济南市民共同的意愿共同的心声。
[二安文化]:济南的一个新文化符号:它让所有的来自全球的游客记住:济南这一座文化古城。
[全文完]
黄盟.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