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文: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韩永文: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2023年10月9日,在2023重庆两江会长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秘书长韩永文发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提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已历经10年,10年来中国和沿线国家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互利共赢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共建国家携手发展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的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世界百年大变局叠加世界疫情的冲击,使当今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面对危机叠加,矛盾重生的世界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高度,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这些倡议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并付诸于多方面的合作与实践。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先后提出了50多个类似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方案、计划和机制,但是唯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方案得到了占全球2/3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的响应。

  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由1.04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占我国贸易近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5%提高到了3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的投资累计达到了8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中欧班列联通中欧物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从2013年的80多列增加到去年1.6万列,增长200倍,年均增长69.8%。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覆盖我国建交国83%,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众多领域,贸易投资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全球经济面临着增进相互依存与脱钩断链两种趋势的竞争与挑战,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三年大疫破坏全球经济社会秩序,俄乌战争长时间持续,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全球治理环境矛盾迭起,危机重重,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着新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通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践行互利共赢原则,深化推动基于市场驱动、开放驱动、合作驱动的新型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基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创新服务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一步推动基于开放包容、共享全面区域经贸投资合作,做到挂钩不脱钩,合作不对抗,开放不封闭,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与和平发展。

  这是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有益于推进和平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代表着当今世界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向,对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我们要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因势而谋,顺势而动,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一是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创新赋能共建“一带一路”。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带来重大影响和变化;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创新赋能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造福于发展中国家,造福于中小经济体,造福于中小企业和市场主体以及千家万户普通民众。

  如何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五个着力点,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出和发挥数字技术放大叠加的倍增作用。

  未来中国将会在这五个方面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聚焦数字经济及其衍生出来的新产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的合作机遇,加快我国与相关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多方多领域的合作,发挥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性强、产业链条长、带动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压线国家开放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化生产与服务贸易合作。

  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建设,应更好的契合中国建设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进的发展格局,建设若干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接口和通道,稳定提升我国在东亚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继续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实现点线互联、多线并网、互联成网,发挥重要通道、走廊、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基于陆海、陆陆、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经济联系,加快中吉乌铁路建设,尽早形成连接中欧班列的中线和南线,提升新亚欧大陆桥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

  二是将“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转化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新理念、新共识。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的基石,秉持这个基本原则,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发展目标,是中国倡导共赢主义的思想开创和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

  三是总结挖掘用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拓展新的合作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共建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我们需要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用好经验,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未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探索创新新的合作发展模式与路径。

  经济发展多极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未来全球经济重心将会进一步转移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第四次工业革命、人机交互的分布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新型全球化通过市场机制、企业合作、民间交流,推动数字全球化、绿色全球化、创新全球化发展,“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将会更加润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更高水平的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同共进,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好的实践和经验创新拓展应用到新的发展领域,形成新的合作动力和新的合作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