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危机管理追求的不是理论的正确,而是问题的解决。
这就是为何有些管理者读过很多大道理,依然无法处理好危机的原因。
危机管理经典理论为三度原则:态度、速度、透明度。
态度不仅理解为重视,更理解为勇敢与担当——当危机对抗发生时,管理者要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了解情况,疏导情绪,这就是危机管理第一定律:姿态决定事态。
同时,医院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交礼仪、行为仪表、礼节性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教育,以保持医者良好的自身形象;要反复教育医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病人充满爱心、同情心,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专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
善于根据患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特别在工作中出现了小差错时,应放下架子,主动给病人道歉。
只有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换,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服务口碑,让医院在服务型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3、充分沟通的原则:
“沟通”包括与投诉者和公众的沟通。
如果事态没有扩大到媒体曝光,公众知道的程度,与投诉者的沟通,关键是协商解决处理事件的方法,医院可以适当妥协,满足患者的要求,从而起到“息事宁人”的作用。
如果事件已经经过媒体曝光,发展到广为公众关注和知晓的程度,已经演化为医院的危机的时候,这时候与公众的沟通最为关键,医院应该积极澄清事实,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力减小危机的危害程度。
4、树立信誉的原则:
信誉是医院的生存之本,也是医院危机公关的精髓所在,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是完美危机公关追求的目标。
如今,由于医患矛盾和医院内部自身引发的医院危机正严重困扰着各级领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预警、应对和改变呢?
记得1979年1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洛伦兹所作的讲话让人深思: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亚马逊河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说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其巨大的差别和破坏作用,关键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
不难看出,当前的医院危机也正验证了一种行业或现实中存在的“蝴蝶效应”。
事实上,危机发生,不管是应付危机的常设机构,还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危机处理小组,均应当迅速各司其职,尽快搜索一切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并挑选一个可靠、有经验的发言人,将有关情况告知社会公众。
如举办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必须有充实的内容予以发布,且选择与医院关系较好的记者予以准确报道,以此去影响公众、引导舆论。
但问题的关键是,新闻发布会必须有充实的事实能证明或说明问题,即良好的新闻点,不要自己给自己放置一个定时炸弹,惹火烧身;发布的时机选择也要根据事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程度,在实践还要精心用运,灵活用运,谨防没事“搞”出事来。
2012年5月2日的央视《新闻1+1》播出了《医院里,别闹!》的节目,评论员白岩松的一段话让我们深思:
我们接下来来看一下今天的通告,(指卫生部和公安部发文严打侵害医生犯罪)它很具体,在说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条里头“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
这可不是一个凭空写出来的,而是根据过去很长时间里头,在全国各地医院里头发生的类似事件而有针对性提出来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在十多年前了,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针对200家全国医院进行了调查,你看,停尸医院的行为在医院里头,那当然不是停在太平间里头了,你看一共有多少,三级医院里22起,
二级医院里27起,一级医院里3起,未评审医院1起,总数是53起,一共才200家医院。
几十人冲击医院行为,三级医院31起,总数是67起。打砸损害医院财物的总数是97起。攻击威胁医生个人的,这就变得非常普遍了,已经207起,超过200家医院,平均每家医院一人次还多。
围困院领导,119起,这俩加起来就已经300多了。
最后一个可能大家会有点蹊跷,怎么还有黑社会介入,而且加起来不少,有21个呢?
今天我们在看到相关的报告以及媒体报道的时候去了解,的确现在黑社会已经有的时候把它当成很有暴利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发现比如医院里头谁出现了什么样的医疗事故,就凑到家属旁边去说,我替你摆平,我帮你闹事,然后最后在赔款中给我多少多少,于是他就开始大闹医院,他是专业干这个的,想到这儿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现在的医院已经成了什么样子,其实受害的最后归根到底应该是我们。
我们不妨看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如何应对的。
即便只是被踢了一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一名护士,还是按照医院的危机事件处理流程报了警。
事情发生在6月的端午节。
这一天,港大深圳医院的急诊室外排起长队。一个孩子发烧到39.1℃,孩子妈妈希望优先就诊未果,踢了前来解释的护士一脚。
警察很快介入。
结果,孩子妈妈被行政拘留10天。
“真是天大的笑话!港大护士都是爷,不得了!我看个病竟然看到了派出所啦!”
孩子妈妈不满道。
其实不止这个孩子妈妈有此“待遇”。
自2012年港大深圳医院在深圳落户起,发生的9起暴力伤医事件,无论大小,均以院方报警、警方介入结束。
这是医院的流程,凡发生暴力伤医事件,均等警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