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不日更也能获得过万粉丝,日更反而不行?


 这两天我在做内容互推的事儿,当时想的是可以聚集起码上百个人一起操作,不过过了两天,最后呈现的结果比较惨淡,只有十个人。

为什么人数这么少,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规定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必须能够日更,也就是无论怎么样,你每天需要去写文章。

不写文章不能参与进来,于是乎,大家就感觉自己完不成,不想参加了。

可以理解,也不想刻意督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选择,人是被筛选的,而不是被教育的。

你教育永远也教育不出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培训过企业,教过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只有自己真正想学习的,才愿意弯下腰学习。

而且普遍的,个人意愿比集体意愿要强烈,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自己有内驱力,才会有力量去冲刺,人生本身就是场马拉松。

你到底会跑到哪里,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其他人,只是看客。

今天也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就是一个人看了我做的这个事情,他说,我感觉你这么做没有意义。

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你看我,我没有每天日更,我现在的粉丝数都一万多了,你日更了那么久才2000多,所以证明你的方法是错的。

我说,那什么方法是对的呢?

他说,我感觉文笔好,才是关键,练好了文笔再日更也不迟。

我问,怎么练习文笔?去学习写作技巧,还是报班学习呢?

他说,无论哪种,都可以。

我说,你这是典型的炫技,你是想当作家吗?所以要把技巧放在首位?

真正的写作大家没有一个去练习写作手法的,都是跟着自己的框架去写作,即使得奖了的莫言,你以为他联系写作技术了?

诺贝尔奖得主哪个是做写作培训的?按道理来说,他们不应该获奖吗?这么牛,指导别人?

但是你见谁获奖了,说明什么,写作文笔不重要,故事内容才重要,而且非常重要。

另外你说你的内容不日更也很多粉丝,那是因为你的内容有稀缺性,创作的人少,你创作的人多试试?

价值是由稀缺性导致的,当大部分人都有了的时候,就不值钱了,怎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特意强调吗?

还有你看看那些所谓写作比较好的人,他们有没有用什么技巧?

只要大众能够看得懂,就足够了,其他的不需要。

文字只是思想的一种载体,一种表现形式,和直播,和短视频一样。

你文笔不好,不能直播了,不能拍摄短视频了?不也是可以吗?

所以找到核心,比盲目去锻炼所谓的屠龙技巧有意义多。

他听我说完,沉默了许久,来了一句,我说不过你,就不再说话了。

其实我没想辩解,当然写作水平很高,当然是锦上添花,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前提你得先练啊,怎么练?通过每日更新练习。

你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内容是不是受大众欢迎?

数据是最好的体现,你说你牛,但是市场都不认可,你牛在了哪里呢?

​说白了,很多时候,内容好,才是关键,选题对,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浮云。

所以为什么以前说一部电影或者电视机可以带火一个演员,还不明白是咋回事吗?

事实都在那里摆着,你视而不见,你说,你让我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