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见比较第118期)
作者:托比亚斯·阿德里安 托马索·曼奇尼-格里弗利[1]
郑磊 译
1. 导论
支付宝、天秤币(Libra)、动钱(M-Pesa)、帕克索斯(Paxos)、稳定币、Swish、微信支付、Zelle,所有这些和其他许多新事物,源源不断地成为我们钱包中的新客人,在我们的头脑中变身为政策制定者。然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的货币形式呢?它们究竟算不算得上是货币,这是不是非常重要?它们会不会因为很快被接纳而从中受益?如果是的话,作为按需创造货币并进行管理的银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中央银行应该如何应对?在这种快速转变中蕴藏的是机会,抑或只是需要对之加以监管?
本文初步尝试回答这些问题。鉴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缩小了范围,不展开规范性分析,而是提供一个概念框架,对新型数字货币进行分类,识别其中的风险,讨论其带来的影响,并向中央银行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讨论新的货币形式与银行业的相互关系,即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也会涉及其他方面的风险和影响,如金融诚信、货币政策和资金流、反垄断,但这些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简而言之,本文指出当今两大主要货币形式将面临激烈竞争,甚至有可能被超越。现金和银行存款将受到电子货币(以欧元、美元或人民币等一般记账单位计价,并与之挂钩的电子化货币价值)的挑战。稳定币是一种日益普及的电子货币。作为支付工具,电子货币更为便利,但是其币值稳定性受到质疑。它毕竟类似于以面值担保赎回的私人投资基金。流入10欧元,就必须有10欧元流出。发行方必须提供这一保证。
银行将会感受到来自电子货币的压力,但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服务来化解。尽管如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对银行业的变化有所准备。支付领域的新进入者日后有可能转变为银行,基于获取的信息提供信贷。因而,银行业的模式不大可能消失。
中央银行将在这一进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其制定的规则将主要针对新型数字货币的采用,以及这些货币对商业银行施加的压力。一个解决方案是要求被选中的新型数字货币提供商向中央银行缴存准备金,但是相关条件会非常严格。这样做会带来风险,但也有一些好处:至少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与电子货币提供商合作,提供一种类似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DBC)的数字货币,我们称之为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sCDBC)。在提出政策建议之前,我们将探讨这一前景,并重点讨论一些仍需回答的问题。
下文包括四节。第2节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数字货币模型,以及一个用于比较分析的简明概念框架。第3节指出采用某些新型数字货币的过程可能会很快。尽管不能提供最佳的价值储藏手段,但是由于网络效应和在线使用,作为支付工具,其便利性无可匹敌。简而言之,第2节提供了有关货币变化的分类法,第3节对其中一些变化做了进一步讨论。第4节讨论采用数字货币对银行业产生的潜在影响,此处考虑了三种情景:数字货币作为补充;数字货币作为替代品,但是银行在存款方面仍能进行有效竞争;以及在存款大量流出之后,银行变成了私人投资基金。本节还简要讨论了其他风险。第5节讨论中央银行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了允许一些数字货币提供商缴存央行准备金的潜在好处,并指出在一些国家,这是向公众提供某种央行数字货币的有效方式。
2. 新型数字货币
买咖啡时,我们可能会用本地货币结账,也可以刷卡或用手机支付,确认账款结清后离开。在生活于另一个世纪的人看来,这一幕可能显得很魔幻。确实相当魔幻。在这一情景背后的付款步骤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信息交换、法律法规架构,以及资金的后端结算。而我们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假如某人走进同一家咖啡店,用稳定币或某种社交通信APP买单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使用由黄金和流动资产,比如美国财政部债券支持的数字代币来付账,又会怎样呢?我们会感觉自己像来自另一个世纪的访客吗?
为了理解这些新的支付技术,引入一个通用的词汇表和概念框架是有用的。这就是第2.1节的内容。基于此,第2.2节简要介绍了现有和未来潜在的支付方式。这种分类法也有助于根据功能和风险程度,对不同类型的数字货币进行分类,从而区分和选择未来合适的监管方法。
[1]Tobias Adria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Tommaso Mancini-Griffoli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原文“The Rise of Digital Money”发表于The 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 13(1), pages 57-77, Nov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