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创业者会简单地认为风险投资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投资机构占主导地位,而初创企业往往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弱势。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创业和投资永远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只有优秀的创业者选对了投资机构,接下来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顺畅,创业者得到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资源的支持和陪伴。那么问题来了,创业公司首选投资机构的标准或共同点是什么?今天塔米狗就分享下:创业投资人如何选择投资机构?
近日,我们走访了一些著名公司的7位创始人,他们目前都处于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他们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或者正在融资阶段。在与大量投资机构接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第一手的新鲜观察。我们总结了五条经验。虽然——未必穷尽所有可能,但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帮助。
1.喜欢购物,先选大品牌。
除了资本,我们能给初创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是品牌口碑。
头部企业的动作往往被市场视为风向标,其投资的初创企业建立了初步的品牌口碑。这对创业者来说极其重要,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初创公司实现了业务拓展的第一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了先机。
在走访中,这些创始人表示,投资给了他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些地方政府低价甚至免费为一些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有的靠我们提供的信息平台敲开一些大客户的门,吸引了很多公司最稀缺的高级人才的目光。
这些首席执行官也给了其他企业家一条重要的建议:
决定创业后,要尽快寻找头部投资机构。一旦达成投资意向,将成为转动企业发展“飞轮”的重要动力源。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强大总公司的支持都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助推力,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带来品牌口碑红利,获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更好的认可。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业者可能会面临新的问题:总公司往往标准很高,我不确定我会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这就涉及到接下来的经验: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和愿意和你保持联系的投资人打交道。
2.“保持联系”不是一句空话。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投资成功永远是低概率事件,对于最好的投资机构来说,偶尔错过好的初创企业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暂时得不到认可,或者没有和机构签订投资意向,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项目没有前景,而是可能和投资人目前的判断并不一致。尤其是对于一些跨行业的科技创业者来说,由于其领域足够前沿,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可能会让机构投资者产生“观望”的心态。
但是,暂时无法获得某个机构的认可,不应该让创业者放弃继续接触企业。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总公司都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任何优秀的投资机构都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们拜访的CEO们也给了创业者一个建议:
创业者要特别注意那些嘴上说“保持联系”,行动上确实“保持联系”的投资人。
事实上,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也会有一些粗略的例子:一个投资人青睐的企业,可能暂时无法在整个基金层面达成共识,但如果他有足够的信念,他会选择一直与创业者保持密切联系,任何新的业务进展都可以成为他继续推进投资并最终达成合作的动力。
如果一个创业者遇到了这样的投资人,他非常幸运的找到了一个愿意承担风险,一起梦想的合伙人。
3.选择一个和你一起“梦想”的投资人。
对于创业者,尤其是那些过去经历足够丰富的创业者来说,在融资阶段遇到几十个投资人并不奇怪。但创业者除了找投资机构的牌子,还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坐在我对面的投资人是不是真的愿意和我一起承担风险,一起梦想,一起改变世界?
一家成员公司的CEO曾经分享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和一家机构的投资人有过一次沟通,对方给他开出了很好的条件。但在最后一刻,投资人对创始人提出了这样的期望:“三年后,我希望这家公司能给我100倍的回报。”最终,创始人拒绝了他。诚然,投资机构不注重回报就是对LP的不负责任。但如果单纯以回报作为投资的出发点,背离了帮助创业者成就事业的初心,就不会得到创始人的认同。站在创始人的角度,即使不缺资金,也要警惕这类投资者。
我们的首席执行官给出了这样的建议:真正能帮助创业者的投资人,不是问“你想给我什么”,而是不断的承诺和兑现“我能给你什么”。
4.他们是投资人,也是合伙人。
由于一些个别事件,投资机构与创业者的关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其实一个好的投资人首先应该是创业者的合伙人,是创业高速赛车的副驾驶和观察者。
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新人来说,选择一家专业的、有帮助的投资机构非常重要。在我们的走访中,无论是创始人还是CEO,对足够专业、愿意帮助企业的投资人印象最深。专业性就是投资人可以和创业者平等对话,不会因为认知的差异和不足而产生沟通的隔阂。一位科技创始人曾经说过,在和一家机构的投资人谈判的过程中,由于投资人不够专业,甚至要从“科普”的层面来谈,很费功夫。
愿意帮忙就是投资人对创业者足够的重视,他愿意调用自己的资源和背后强大的机构力量,为创业者和他的公司带来更多的帮助,比如寻找高管,介绍上下游合作机会,为企业规避潜在风险等等。
对此,我们的CEO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把你的投资人当成同伴,而不是“主人”。利用好投资人的资源,你会获得更多的优势。
5.组织背后的资源远比其资金重要。
实际上,这与企业家“偏爱大品牌”的说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市场资本相对充裕的阶段,能否找到资本支持已经不再是创业者成败的真正区别,而头部投资机构所掌握的资源往往能为创业者增加重要甚至关键的胜算。
曾经一位医疗健康领域的CEO告诉我们:作为一家横跨TMT和医疗健康的初创公司,最大的困难是行业比较先进,不能很好的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获得大型药企的信任和合作。但在今年在中国的“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上,他们得以与全球几家顶级药企的决策者直接沟通,并与其中一些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吸引早期创业项目方面,全能基金正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即为创业者提供强大的资源链接能力。这种能力根植于一个基金对投资广度和深度的长期培育,优质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了优质资源聚集的密度,逐渐成为头部投资机构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