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水埠流韵,义渡千秋


  大渡口:水埠流韵,义渡千秋

  大渡口区因乡绅设义渡而扬名天下。蔡律摄

  水埠流韵,义渡千秋,仁义耿直,古道热肠,勤劳善良,包容担当,诚信重义,大气开放,义不容辞!重庆大渡口区人们品性值得传扬!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以江宽水缓,过江人众,渡口规模为沿江数十里之首,人称“大渡口”。义渡古镇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马桑溪大桥旁,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镇在近几十年间一直深藏闺中。古时渡口有官渡、公渡、义渡三种。官渡为官府所设,专供衙门差役,兼济行人。公渡由地方集资修建,过渡者收取少量渡河费,以供养渡工。义渡则由民间热心公益者自发组织,倡议募捐,买舟造船,设立渡口,义务为人们摆渡,搭船渡河不收费。义渡利人济物,随到随渡,搭船的人,还要帮忙荡桨撑篙。义薄云天、乐善好助,大渡口区因乡绅设义渡而扬名天下。

  义渡幻像  蔡律摄

  义渡幻像  蔡律摄 

  大渡口博物馆通过马桑溪码头义渡幻像、义播四方、水埠流韵、义渡扬名,生动形象诠释义渡历史、义渡精神。明清的大渡口,场镇多沿岸、依山、临溪而建,河运全凭木船经营。清中叶至民国初期,伴随农业、手工业持续发展。水路运输日益兴盛,官民共同维护运行,通过开设义渡、义路、救生船等义举,方便百姓往来,保障地方稳定,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

  清光绪三十三年跳磴场济米义渡会碑。蔡律摄

  清盐运使司奉督宪校准铁权,清代铸铁铭文秤砣。蔡律摄 

  史载清道光年间,马王乡士绅自发捐田业一股,年租20余石,置船二艘,取名义渡红船,分泊两岸,雇备渡夫,随到随渡,不取船钱。清光绪25年(1899年)3月12日正式义渡。从此,大道口成为连接长江两岸场镇贸易及百姓交往的重要通衢。义渡文化是乡贤文化的延伸,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所表示的不仅仅是一种慷慨捐资的行为,而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除了社会责任,乐善好施以外,义渡文化还象征着正义和忠义。

  蔡律  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