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哲学的思维里,现实世界里的万物本质上就是逻辑的聚集体,而逻辑体的存在形式本质上就是空间数字。但是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似乎只是这些逻辑体的连接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现象里隐藏的规律,并不是由这些逻辑体所创造的空间数字的变化规律。中国古人把这种研究现象里的规律的学问称为显学,而把研究这些空间数字里的变化规律的学问称为隐学。不过中国古人认为宇宙事物都有一定的形象和数量,因此在采用《易》推测宇宙或人生变化的时候,象和数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所以在《系辞上》里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之象。”。关于象和数的来源,《左传·僖公十五年》里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生),滋而后有数。”
西方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作为客观事实,现在的人们无法知道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如此重视数的原因,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对数的狂热迷信的确很难被当时的很多人理解。即便是现在的绝大多数人,也绝对不会相信万物皆数这个观点。不过在元宇宙时代,一些软件工程师们应该会认同在元宇宙里万物皆数的观念。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对象就是由数字构成的数据区块。
由此可见,元宇宙时代的产品竞争,核心在于数据区块管理技术的竞争,而数据区块管理技术的本质就是数字的管理技术。
在当前的数字技术思维里,人们基本上认为元宇宙里的数字是传统的数字类型,比如整数、实数等。
对于企业来说,元宇宙竞争的战场并不是技术领域,而是哲学领域。这是思维模式上的突变,并不是传统的技术上的升级,是从一维空间里的数字形式向多维空间里的数字形式的突变。而在现代数学里,多维空间里的数字形式是采用虚数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汉密尔顿发明的四元数就是四维空间里的数字。
关于在元宇宙时代里对数的应用场景的猜想,或许可以把现代数学里的一元数,二元数、四元数、八元数与中国古人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结合起来,采用西方的数学表达形式来重新描述中国古人的哲学描述形式,这样就可以定义出六十四元数。倘若出现了这种场景,人们在创建的元宇宙产品里采用空间数字的形式描述逻辑事物的时候,可能就更加接近现实宇宙里描述逻辑事物的形式,人类在科学哲学领域的水平就发生了质的飞跃。
关于六十四元数的定义,可以采用凯莱-迪克森构造。就像四元数可以用一对复数来定义,八元数可以用一对四元数来定义一样,六十四元数可以用一对八元数来定义。
不过对元宇宙里的数的处理还是需要从一维空间里的数开始,也就是从实数开始,也即一元数。如果把一阶单位阵理解成一个数,也许最先通用的“数”就是一阶方阵了。
所以现在的数据区块链技术处理的对象就是一元数里忽略了空间属性的实数。不过在真正的元宇宙里,数的空间属性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在元宇宙里的数是由实数和虚数两部分构成的。
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a+b*i的实部a可对应平面上的横轴,虚部b与对应平面上的纵轴,这样虚数a+b*i可与平面内的点(a,b)对应。
尽管元宇宙革命带来的是人们思维模式上的转变,元宇宙产品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模型产品,而是复杂的哲学模型产品。但是作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元宇宙产品技术同样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也就是说,参与竞争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现有的数据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从线性数字(实数)向空间数字(复数)进行转换。
如果分析分析当前的数据区块结构,其核心的数字技术就是哈希值和Merkle树。所以元宇宙时代的竞争的关键点就是寻找可以替换哈希值的方法和替代Merkle树的方法。把平面区块链转变为多维空间区块链。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先了解当前的数据区块结构。元宇宙里的一切竞争并不是零开始,而是从一开始。
按照网上的资料介绍,目前的数据区块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区块头和区块体。
区块头主要包含的信息有版本号,前一区块哈希值、时间戳、随机数、当前区块目标哈希值以及Merkle树(其实就是一个树结构)的根值。区块体主要包含的信息包括交易数量以及由交易记录构建而成的Merkle树。因此Merkle树在这里就相当于是记账本。比如在早期的比特币账本里,记录了在比特币领域里面每一笔交易,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查看。由于Merkle树对每一笔交易都进行了数字签名,这确保了每一笔交易加入以后都无法进行修改或者删除,并且每一笔交易都不可伪造和重复。
在元宇宙时代,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记录这种社会关系的账本就越来越重要了。所以在元宇宙时代,区块链技术将是企业之间争夺产品市场的主战场。因为在元宇宙创造的未来社会里每个信息人的社会关系必须是唯一确定的、不可非法修改和删除的。
按照当前的技术,多个数据区块组合起来便会构成区块链。区块链的存储方式是分布式存储,在每一个网络节点中,都会存有所有的数据,因此任何一个节点的崩溃都不会影响到区块链的工作。这种方式尽管占用了大量的个体空间,但是在哲学思维的模型上,确保了整体空间里事物的可信度,因为任何一个节点的账本内容,都会存储在空间里的任何一个节点里。这种情形类似动物基因的存储方式,动物每个细胞的DNA里都存储了这个动物的任何一个节点的基因信息。
Merkle 可信树是为了解决多重一次签名中的认证问题而产生的,Merkle 可信树结构具有一次签名大量认证的优点,在认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如今,Merkle 可信树的树形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信息安全的各个领域,比如证书撤销、源组播认证、群密钥协商等等。并且基于 Merkle 可信树的数字签名方案在安全性上仅仅依赖于哈希函数的安全性,且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假设,这使得基于 Merkle 可信树的数字签名更加安全、实用。
尽管元宇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信息宇宙,但是它的本质和现实宇宙是相同的,都是由逻辑创造的空间数字构成的。只是逻辑的存在形式形式不同,在现实宇宙里的存在形式是物质逻辑体,而在元宇宙里的存在形式是信息逻辑体。
按照逻辑事物的同一性转换原理,虚拟的比特币并不是元宇宙里的财富能量存在形式,因为在现实宇宙里找不到比特币的财富能量来源。在现实社会里,似乎只有各个国家发行的货币存在对应的财富能量来源。
所以在元宇宙里,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创造的数字产品赚钱,但是钱所对应的财富能量一定是通过现实产品创造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只要知道在元宇宙里,人们可以利用信息人的同一性特征,通过数字产品帮助自然人在现实社会里赚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