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曾经在他的《忏悔录》中讲述了自己因为一篇论文而成名的故事。年少的时候,我对此羡慕不已,心向往之。时隔30多年,相似的剧情竟然也发生在我身上,让人感慨万千。
卢梭的故事大概如下:年轻时他浑浑噩噩,吊儿郎当,智力平平,不见有任何过人之处。有一天,偶然看到法兰西学院就“自由平等”的主题悬赏征文。在经历了一个如同雷击般的大彻大悟之后,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竟然摘得桂冠,从此扬名天下。
而2019年9月发生在我身上的传奇故事,更多的不是因为我的个人才华,而是要感谢生命中的许多贵人相助。他们是王方华教授、田涛老师、秦朔先生、刘东华先生、陈为先生、于天罡教授等。没有他们,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简称《转向》)一文的爆红,也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这本书的出版。
以下是我的故事梗概(真的只是梗概而已,细节更加生动丰富):
2019年7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前任院长王方华教授在微信里问我,愿意不愿意在即将召开的“管理50人”论坛(举办地点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上做一个报告?大会当年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对于所有演讲、讲课或者写作的邀请,我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对不起,我没啥想讲的,也没啥可讲的!但是,我愿意去听听,参与讨论”。那年2月中旬,我在滑雪(猫跳)时发生事故,两根韧带断裂。5月中旬刚做完韧带重建手术,每天躺在床上,心灰意冷。
但是,三五分钟后,我转念一想,“与其拖着残腿,奔波千里,去听别人讲,为什么我自己不能讲呢!”于是,我又回复王方华老师,“我重新考虑了一下,还是打算讲一讲,题目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
也就是说,这个题目是我在三五分钟内敲定的,后来根本没有修改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但是,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天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事实上,这是基于长期以来我所秉持的关于中国社会和企业未来走向的基本价值观和态度,以及酝酿已久的知识储备。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交替性地在做两件事情:为准备这篇演讲而进行系统性的阅读,同时为北师大心理学部MAP(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开发一门新课《创新思维》(Creativity)。
在那一个多月里,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单就关于“德日模式”的研究而言,我首先把书架上30多本与德日有关的书收集在一起,重新快速梳理了一遍,然后深入阅读了其中的五六本。边阅读边思考,尤其是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我第一次在阅读的时候,拿起铅笔划线,做批注(这是真的!我以前看书从来不做笔记、批注等。我读完的每一本书如同新的一样,完全可以当新书再卖掉)。
9月初,会议日期临近,我打算动笔撰写演讲的PPT。但是,因为我所选择的主题过于宏大,资料庞杂,所以,几经尝试之后,我放弃了通常的作法,花了一天半时间,写了一篇大概15000字左右的WORD格式的文章,以廓清自己的思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求上进”。虽然热爱读书,但是,不爱写文章,尤其是管理学主流的八股论文。总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书我都没有读过,干嘛要浪费时间去写书呢?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
但问题是,我一旦动笔,就洋洋洒洒停也停不下来,非得要一吐为快才行,所以,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很长。我甚至有过10天之内写过一本书的极端经历。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总是充满激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我写的文章一般框架结构清晰,逻辑表达一气呵成。
写完《转向》这篇文章之后,我随手发给了十几位相识已久的老师和朋友(包括华为高级顾问田涛老师),请他们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我休息了一天,干了点别的闲事。最后,在大家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花了半天时间进行了修改。
为了提高开会效率,我希望参会者事先了解我的观点,现场直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所以,我就把这篇文章发表在了我所创办的“本土管理研究”公众号上(2019年9月17日),随后转发到了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里,尤其是“管理50人”教授居多的“茶余饭后”微信群(王方华教授是群主)。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田涛先生对这篇文章非常认可,在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他评论道,“这是一篇近年少见的极有见地的管理学研究文章,对当下的中国企业管理、国家经济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恰逢中国最大的企业家群体平台“正和岛”(他们当时有230万订阅者,以企业家群体为主)推出了一个“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田涛先生把这篇文章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里,并且在2019年9月18日荣登榜首。
事后,根据中国领先的舆情大数据分析公司“智慧星光”所提供的数据(见图1),这篇文章在短短的一周内,有超过360多家媒体(含自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估计在150万左右。用一个企业家朋友的话来说,“你火了!这篇文章彻底被刷屏了”。从私人管道所获得的信息来看,上至部长院士,下到普通百姓,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对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表现出很高的认同。
图1:智慧星光公司所提供的舆情传播过程
(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这篇文章被转载的媒体数量)
但是,这篇文章的意外爆红让我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作为一个从来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我应该讲什么呢?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另辟蹊径,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冒险。
我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在9月24日的正式的会议上,基于诠释学立场,我现场讲了七个与德日和管理研究范式有关的小故事,进一步佐证自己在《转向》一文中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收入本书第二章中的《关于转向的七个小故事》)。
感谢论坛主席王方华教授和席酉民教授的宽宏大量,也感谢所有在场教授耐心地听我讲。参加“中国管理50人”论坛的都是一些资深教授、院长或者校长,只有我一个副教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在他们面前娓娓道来讲故事的场景是多么奇幻!
我记得那天我拄着拐杖,右腿绑着护具。坐在一把椅子上,偌大的讲台上就是我一个人在表演独角戏。我侃侃而谈,谈笑风生,甚至嬉笑怒骂。这大概是中国管理学会议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吧!
早上的发言每人30分钟,下午的发言每人10分钟,而我的发言安排在早上的最后一个。不仅给足了30分钟的发言时间,而且还留下了讨论时间,纯属特殊优待。
这次演讲的内容后来经过整理之后(秦朔先生当时在美国出差,他远隔重洋,亲自操刀对这篇文章的初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在“秦朔朋友圈”里首发(2019年9月27日),又再次被吉林大学的于天罡教授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上,参加“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并且再次荣登榜首。这篇文章在全网的阅读量大概有50万左右。所以,《转向》“正文”加上“七个小故事”全网阅读量超过200万。
赵向阳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