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教学解疑释惑录
赣州风水养生堂曾祥裕先生认为风水理论有规律可寻,但初学者不得要领就会进入迷宫,在黑暗中摸索久久走不出来。只要有在正确引导下就可少走弯路,但是最好的教师也只是引你进门,登堂入室学到真东西,还得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少学员提出了不少有关风水的问题,现汇总如下,以飨其它易友。
(1)所谓天干黄泉有几种?杨公古法风水杀人黄泉与救贫黄泉指的是什么?
答:关于所谓黄泉,在明、清、民国,以及现代,几乎所有风水、"风水"先生,在阴阳宅的立向中,都会避忌, 以形式来说,可分为天干黄泉和天干反复黄泉两种,以其所主吉凶来说,又有什么救贫黄泉和杀人黄泉两种,救贫黄泉主吉,而杀人黄泉主凶。
天干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天干反复黄泉的歌诀是:
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
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
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须知甲癸颠。
在所有中国罗盘面的注记,都是天干反复黄泉。
按杨公古法理论,“乙丙交而趋戌”是三合火局,“辛壬会而聚辰”是三合水局,“斗牛纳丁庚之气”是三合金局,“金羊收癸甲之灵”是三合木局。
杀人黄泉:“庚丁坤上是黄泉”,庚丁是指“庚丁”之局即金局,而不是指庚向和丁向。金局坤方去水,坤为金局临官之方,坤方去水,为冲破临官,是为杀人黄泉水。
“乙丙须防巽水先”,乙丙是指“乙丙”之局即火局,而不是指乙向和丙向。火局巽方去水,巽为火局之临官方,巽方去水,为冲破临官,是为杀人黄泉水。
“癸甲向上忧见艮”,甲癸是指“甲癸”之局即木局,而不是指甲向和癸向。木局艮方去水,艮为木局之临官方,艮方去水,为冲破临官,是为杀人黄泉水。
“辛壬水路忌当乾”,辛壬是指“辛壬”之局即水局,而不是指辛向和壬向。水局乾方去水,乾为水局之临官方,乾方去水,为冲破临官。是为杀人黄泉水。
以上四句“黄泉水”,称之为“杀人大黄泉”,四句总结起来,就是向上临官位上去水,就犯杀人大黄泉。
救贫黄泉:
“辛入乾宫百万庄”,辛表示辛局,不是表示辛向。辛局,就是辛壬局,也就是水局。“辛入乾宫”,是倒装句,解作“乾宫入辛”,是水局从乾宫来水,乾是水局的临官位,申子辰水局,乾方临官水到,即能“百万庄”。
“癸归艮位发文章”,“癸”表示癸局,不是表示癸向。癸局,就是甲癸局,也就是木局。“癸归艮位”,是倒装句,解作“艮位归癸”,是木局从艮方来水,艮是木局的临官位,亥卯未木局,艮方临官水到,即能“发文章”。
“乙向巽流清富贵”,乙表示乙局之向,不是表示乙向。乙局,就是乙丙局,也就是火局。“乙向巽流”,是倒装句,解作“巽流乙向”,是火局从巽方来水,巽为火局的临官位,寅午戌火局,巽方临官水到,即能“清富贵”。
“丁坤终是万斯箱”,丁表示丁局,不是表示丁向。丁局,就是丁庚局,也就是金局。“丁坤”,也是倒装句,解作“坤流入丁”,是金局从坤方来水,坤为金局的临官位,巳酉丑金局,坤方临官水到,即能“万斯箱”。
以上四句“黄泉水”,称之为“救贫黄泉”,四句总结起来,就是临官位上来水,就能发富发贵。
四句“杀人大黄泉”,和四句“救贫黄泉”,合起来共八句,八句同论四局的临官去水与临官来水两个方面。
(2)所谓地支黄泉有几种?
答:所谓地支黄泉也有两种,其歌诀是:
A、卯辰巳午怕巽宫,午未申酉坤莫逢,酉戌亥子乾上立,子丑寅卯艮宫凶。
B、卯辰巳位怕巽宫,午未申兮坤莫逢,酉戌亥兮乾上立,子丑寅来艮宫凶。
(3)元·吴澄增益郭璞《葬书》的"葬乾葬坤……"等八葬指的是什么?
答:吴澄增益郭璞《葬书·原著》的"八葬",根本就不符合《易》理,也不符合客观存在和风水术的操作。
例如"葬乾",其云:"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
居六经之首的《周易》,在《系辞传》中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对照吴澄说乾"势欲起伏而长",显然不吻合。《说卦篇》云:"乾为天、为圜、为父、为王、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马。"。
在风水形法方面,是势与形要求相适应,即是一定的势要求一定的形,吴澄说乾的势欲"起伏而长"与形"阔厚而方"是指乾方不能低陷,来龙也应雄健饱满。
若联系其它葬坤、葬艮等的其它七葬,也是指势来形应。
(4)杨公开创天地盘吗?
杨公初创中国罗盘,仅仅是地盘和天盘,其徒孙赖文俊为适应他的《催官篇》理论才创立人盘。
地盘是磁针方位,用来确定坐山立向和格龙,而天盘是日景方位 ,用于消砂纳水,观察外环境风水形势。
到了南宋赖布衣迎合当时土大夫催官之需,依据易经卦理天地人三才学说,发明中盘,也就是人盘,用于拨砂,催官催贵必见官峰。故大凡这类地多在高山半山腰,才可收揽秀峰,也有气势壮观的堂局。
地、人、天三盘,每盘都是24个(24个山向)方位,每个方位固定为15度。它们之间的排列错开7.5度。
(5)为什么地盘八干四维的正中称大空亡?小空亡是指什么?
中国罗盘的始祖是土圭,土圭是根据竖杆观日影,制造出来的。开始是记录日影的升(生)旺(午)暮(墓)。后来才加上夜间的时辰,而划分为每天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辰。由土圭进而演变为司南和六壬盘,分为天地二圈,干维圈司天气,十二支司地气,即杨筠松所创造的杨盘地盘。
八干四维加上十二支而成二十四山向的地盘。
利用指南针定向,仍然以十二支气在盘面而标示十二支气,而八干四维介于十二支气之间,以辅十二支气。故而一个干维辅二支气。如壬中,右半属亥气,左半属子气,而正中非亥也非子气,故谓之"大空亡"。要加以说明的,所谓"空亡",是十二支气相邻二支气中间的几何线(不算面积)。而罗盘盘面的空亡面是占了5度,是因为杨救贫风水术是乘旺气,由于十二支气的初气和末气都不是旺气,同时七十二龙,各龙所占都是5度,干维因辅助左右地支,不占五行之气,因而称为大空亡。
小空亡是指七十二龙的界缝。
(6)看风水察内气,为什么要勘察龙脉和随龙水?
龙脉(山脉)就生长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于地(球)表面(原始地壳)的表现形态,因而乘生气,即是乘龙气。随龙水为该龙脉所生(土生气,气生水),内在生气是否旺盛,表现于随龙水的是否源远流长和湾环悠扬清沏,故察内气必须勘察龙脉和其随龙水。
(7)看风水察外气,消砂纳水的目的是什么?
消砂的砂,是指穴场四象(前后左右)的来龙。纳水的水,就是四象来龙的随龙水。砂、水的吉凶就是生气旺衰的表现形态。消砂纳水,就是勘察穴场外气(即堂气)所聚生气的旺衰吉凶情况。由于穴场的旺相衰败吉凶,是内气和外气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即《葬书》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故看风水必须勘察来龙与随龙水,以及消砂纳水。
(8)如何区别垅龙与支龙?
《葬书》说"支垅之辨,眩目惑心",这是初学者上山感到迷茫 的问题。支垅之辨,是取决于入首龙与罗城的关系。只有弄明白垅龙与支龙之区别,才得穴法要义。对风水名著《葬书》这段论述:“夫垅欲峙于地上,支欲伏于地中,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夫人之葬也,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候虏有间。”才有所领悟。实践出真知,只有对杨公风水实践心得颇丰的风水师,融会贯通后,就不眩目惑心了。
(9)什么是郭杨风水古法?
郭杨风水古法,即指郭(璞)杨(筠松)曾(文辿)之法,是杨公在赣州授徒传术晚期,用其自创的七十二龙挨星五行,进行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的一种古代科学风水术,有称之谓江西风水术、赣州风水术和客家杨救贫风水术。由于其高徒曾文辿所撰《天玉经序》与杨公《青囊奥语》是一脉相承,因而又称谓郭杨曾(文辿)风水术。它是以郭璞《葬书》为理论主导,以乘生气为主旨,以杨筠松《青囊奥语》为实践纲领,以《天玉经》、《玉尺经》为实践方法。以《青囊奥语.原著》中的"颠,颠倒",《天玉经.原著》中的"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即地盘七十二龙挨星五行为实践中心。
对内是格龙坐穴乘气,龙水交会合玄空四局,即:
乙丙交而趋戌,
辛壬会而聚辰。
斗牛纳丁庚之气,
金羊收癸甲之灵。
对外以天盘双山五行进行消砂纳水四局,即: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
艮丙辛位位是廉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
乾甲丁贪狼一路行。
郭杨风水术古法的分阴阳,龙与随龙水并论,是以乘龙气为主,故而龙属阳而随龙水属阴,龙水各论,则各有阴阳,以左旋向阳为阳,右旋背阳为阴,故而龙阳,随龙水亦阳,龙阴其随龙水亦阴,因为客观存在,龙左旋,随龙水也是左旋的,龙右旋,随龙水也是右旋。客观自然,绝对不存在龙左旋而随龙水是右旋的,同样龙右旋也不存在随龙水是左旋的。
由于它的唯一要求,是入首龙和坐穴,与水口同卦,最低也必须坐穴与水口同卦,故而称之谓玄窍法,玄是指坐穴和入首龙,窍,是指水口。(曾海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