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浮士德精神


  新时代需要浮士德精神

  ――青年人应该读读《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融为一体的宏伟巨著,它所推崇的在理想与实践统一中奋斗的精神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研读过《浮士德》,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也曾徒步30多里路去向一位知青借阅《浮士德》。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转动了200多年,但它所揭示的矛盾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应该讲,浮士德精神仍未过时。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浮士德精神,需要不断赋予浮士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该读读《浮士德》。

  理想与实践相结合是时代的需要。书中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但是中国人不大懂。你若说大道至简、大法至易,中国人就懂了。

  浮士德走出书斋悟出来的道理,作为新时代奋力前行的中国人,无疑我们也应去经历将理想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大洗礼,才算是不虚度人生。时代需要精神引领,需要仍然展现着时代光辉的浮士德精神。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需要用这么一个精神点燃中国人不甘落后的理想之火,需要每个都展露出自己创新创造的活力,并将这种活力汇聚为大家联合起来创新创造时代洪流。联合创新既是实践,又是理想,既是行动,又是文化。我们需要把实践与理想、行动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联合创新创造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实践、行动,一定要由这种联合创新创造理想、文化去凝聚、指引。没有理想的引领、文化上的联合,一切联合都是沙上建塔,风一吹就倒塌。我们需要涵养国民的文化观、价值观。

  我们要把浮士德精神与新时代元素融合起来,在全社会传播一种新理念:联合创新,将创新创造的理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走联合创新、跨界融通之路,这也是时代的潮流应然,是当代中国努力的方向。只要千千万万社会人都能自觉了解、感悟和运用联合创新,那么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目标离实现就不远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把劳动者联合起来,联合创新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贯通着“实践”的精神,重视历史的客观规律,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把劳动者联合起来是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不能永远停留在“自由资本主义”与“壁垒的封建主义”世界。不管是军民融合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还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都需要联合创新精神,只有联合创新才会有更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不是可有可无的教条。马克思一直倡导联合精神,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是“自由人联合体”,联合自由人越多,越接近共产主义。这种放射出人类理想光辉和人类奋斗强大动力的精神就是我们新时代乃至更久远未来的“浮士德精神”。

  从1919年新文化运动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共产主义文化在社会浪潮中一直是主流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由于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和世界资本主义的阶段性兴起,共产主义文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社会出现了诸多问题,共产主义教育几乎是全线溃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性发展成效对比,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化,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问题、规律问题的认规识不断深化,十八大作为重要里程碑,人们又重新开始深入认识共产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加强共产主义教育,这是十八大以来的一个亮点。让共产主义的理念开始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最广大劳动者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他们立马就有了联合起来的思想动力,有了创新创造的社会大生态,共产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发展必将在二十大迎来来新的高潮。

  理想与现实并非完全尽如人意,我们倡导“浮士德精神”就是将理想与实践统一起来,革除认识与实践的弊端,开启伟大的联合创新创造事业。现在有些利益集团不愿意看到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搞创新创造,这是我们在推进以创新创造性生产力主导经济发展时所遇到巨大阻力之所在。本来创新创造性生产力主导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生命力旺盛的根本动力,现在金融与房地产联合,消蚀创新创造性先进生产力的根基,使得经济被金融化的房地产所绑架,对社会主义创新创造性先进生产力形成巨大挤出效应。灵山大雷音寺不进,真经不取,偏偏去小西天小雷音寺取假经。新时代是创新创造性生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强国都是以创新创造性生产力主导经济发展。今天,果断转向以创新创造性生产力为核心的增长模式,确保资金流向为生产力、增长和可持续就业进行投资的领域,是当前最佳的战略选择。

  经济、政治和文化互为基础,密不可分,相互制衡,相融共生。脱离了政治和文化的经济像脱缰的野马。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做,甚至在某些方面做的比我们还要好。当我们把房地产作为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时,国民欲哭无泪。当我们的内需一直拉不上来的时候,发达国家笑了。今天不能再让洋人继续笑话我们了,知耻而后勇,否则的话真的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了。回到(以创新创造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主导经济的发展轨道上来,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干上三十年,一步一步地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新时代的浮士德精神。金融化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分离的恶果。

  最后,我们用《浮士德》中一句话送给中国青年:“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波涛,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车轮”。让联合创新创造成为新时代的伟大理想、成为伟大的社会实践洪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责任。要争做新时代联合创新的推动者、实践者!

 

----------------------------------------------------------

  《浮士德》简介:

  浮士德是个50多岁的老博士,固守书斋,皓首穷经,以致于一事无成,自惭形秽,想一死了之。意外的是,浮士德引起了上帝与魔鬼的关注。上帝和魔鬼打赌,赌魔鬼能不能把浮士德引到邪路上。魔鬼首先来找浮士德,跟浮士德也打一个赌,约定魔鬼听从浮士德的号令,给他实现愿望。一旦浮士德满意了,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魔鬼就拿走他的灵魂。浮士德当时苦于生活的重担,就同意了。

  魔鬼的名字叫梅菲斯特,它性格很复杂,简单说就是绝顶聪明,又彻底绝望,即所谓反对主义,反对一切。看得越清晰,就越自知无能为力。所以看他发言很痛快,既清晰,又犀利,又俏皮,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因此,他总在劝浮士德享乐,也总在满足浮士德的要求,希望浮士德如此一直沉溺下去,别忘了他俩的赌局——浮士德一旦感到心满意足,梅菲斯特就收走他的灵魂。简单来说,用声色犬马,去麻痹英雄的意志。

  当然,不只美女,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都能消磨人的意志,只是美人计的故事最打动人心。

  浮士德当然只是个普通人。他只能靠自觉,但他的自觉其实不怎么样——这就是作者写的浮士德,他有一半神性,一半魔星,所以上帝和魔鬼才就他来打赌,倘若不是一样一半,也就不必赌了——他只要见到美女,总是动心,第一次跟个凡人姑娘恋爱,一开始见到她,他就对梅菲斯特表示:“你给我把那个小姑娘弄来”,“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

  对此,甚至连魔鬼梅菲斯特也无法看下去:“你的做派就是登徒子之流”

  接下来把姑娘家搞得家破人亡,母亲哥哥孩子连姑娘自己全死掉,第二次更夸张,为了海伦,魔鬼把他送到到古希腊去了,而且居然打败了墨涅拉俄斯,娶了海伦,还生了孩子欧福良。须知那墨涅拉俄斯虽然不是顶级英雄,在特洛伊战场上不如阿喀琉斯、大埃阿斯、狄俄墨得斯、赫克托耳、帕特罗克洛斯这些人,但也是一时雄儿。相信这也是梅菲斯特的帮助。

  对于浮士德来说,一方面要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可另一方面,“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东西,我要遍尝全人类的悲哀与幸福。”他又有着最美好与最纯真的期冀。

  在全书的最后,浮士德已经失明,魔鬼召来死灵,为他挖掘墓穴,浮士德听到锄头的声音,以为这是响应他的号召前来移山填海的民众,顿时觉得大海变良田、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就要到来了,他满怀喜悦,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接着便倒地死去。魔鬼认为赌约以自己的胜利而告终,便要夺取浮士德的灵魂,而此时众天使将浮士德的灵魂从魔鬼手中抢下,将他领入天堂,天使们说道:“凡是不断努力的人,我们都能将他搭救”。最终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同时输掉了赌约,但浮士德得到了上帝的宽恕。他终于战胜了梅菲斯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浮士德的得救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而得到,是对自身的主动救赎,也是浮士德精神的体现。

  《浮士德》是欧洲文学的精华作品之一,它是由25岁就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德国天才作家歌德用60年时间完成的作品。

  人是有双面性的,经常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