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立墨竹创作技法
宜宾蜀南竹海“云山竹海,天上人间”,嫩竹泻翠,生机盎然。来源:网络
宜宾蜀南竹海竹影摇曳 来源 网络
竹,又名竹子,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本,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品种繁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四川地区为主,被誉为“云山竹海,天上人间”的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共有竹子400余种,7万余亩,葱绿俊秀,生意盎然。
茶山竹海 来源:网络
永川茶山竹海 来源网络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历风霜而不凋,秀竹滴翠,姿态万千,雅俗共赏的竹文化源远流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文人正是以竹之虚心有节喻其美德,歌颂其坚贞不屈。
蜀南竹海忘忧谷 来源:网络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当代诗人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
墨竹图 文同立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故人称“文湖州”。传派即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传世作品有《墨竹图》。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苏轼作品《潇湘竹石图》
明杜堇 东坡题竹图 轴绢本设色纵189.5厘米横1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也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司马迁说: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亦有:“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坚韧挺拔,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 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六祖斫竹图 梁楷立轴纸本墨笔纵73厘米横31.8厘米 (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南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画面以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用笔刚劲老辣而又简括,气势非凡,是作者的“简笔”佳作。
苏轼作品《枯木竹石图》
画竹,有工笔画那种,“萧萧疏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进楚江干”。李衎《画竹谱》中提出“画竹之法:一位贵,二描墨,三承染,四设色,五笼套。”南唐的徐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自心自性自悟自得的花鸟画家,以其天才的杰出表现,画风影响了五代江南地域画家的艺术追求,独创“落墨法”。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由此形成徐熙画派,具体的表现技法可以有二,一是水墨的渲染不见笔融,类似于今天黑白照相画的擦笔,而同于黄荃的渲染法,不过是以墨易色而已。这种画法,只能是精微细腻的。另一种方法是笔墨的勾画,类似于今天的素描,而同于荆浩的皴法,以粗细、长短、方向、不同的笔触墨迹来组织出对象的体面立体效果。
墨竹赋 杨志立作
时似高人隐 杨志立作
墨竹,顾名思义是用毛笔蘸墨画的竹子,墨竹画因其用笔遒劲、节气高尚,一直以来都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画到白头难画竹”,墨竹的用笔难度是非常高的,不通书法、不出笔力则根本无法驾驭。墨竹画也最能反映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虚实相生,有无相成,于留白处生奇观。杨志立画的墨竹,是用写字书写方法写出来的,追求的是神似,追求的是形而上的无形的东西,追求的是就是意境、气韵、神韵、禅意,最高境界就是道这些无形的东西。
晨雾 杨志立作
峨嵋晨雾 杨志立作
相传五代十国时,后唐招讨史郭崇韬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崇韬将蜀中宝货搜括殆尽,并强占李夫人。李夫人擅长书画,不喜欢粗暴的崇韬,悒悒不乐,时常独坐南轩。皓月当空,窗上竹影婆娑,李夫人用墨笔在窗纸上描写竹影,第二天再看,发现所画竹影,生意具足,就产生了墨竹画,并为世人所效法。《图绘宝鉴》:李夫人,西蜀名家,未详世胄,善属文,尤工书画。郭崇韬伐蜀得之。夫人以崇韬武弁,常郁悒不乐,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濡墨,横写窗纸上,明日视之,生意具足,自是人间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草堂瑞雪 杨志立作
墨竹是画家借画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品学养。运用墨色的深浅浓淡来描绘竹的各种状态,北宋画家文同作品。图中竹竿像弓,弹性十足、竹叶如剑、蓄势待发,展现了强劲的笔力。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用笔道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石柱听力,纯用淡墨,与主业浓淡相映,虚实想照,妙趣横生,气势骏逸,傲气风骨令人感慨。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
意向墨竹 杨志立作
《雪竹图》似是最能体现其“落墨”风格,谢稚柳先生这样阐述“所谓‘落墨’,是把枝、叶、蕊、萼的正反凹凸,先用墨笔来连勾带染地全部把它描绘了出来,然后在某些部分略略地加一些色彩。”也就是说,一幅画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以《雪竹图》观之,图绘雪后的枯木竹石。下方是大小数方秀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石后中间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遒劲,残叶纷披。旁有数竿被雪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情趣。 这样的“野逸”画风,当时无人承继。
画雪竹不外“空”和“染”两种方法,“空”即是在竹之枝、竿、叶需要断开的地方,留下空白,然后在其周围渲染,以空白示积雪。根据自己的感受细推物理,画竹时不要拘谨,要放胆挥写,笔断要气连,枝断要意连,待画完竿、枝、叶后再渲染空间,竹间白雪的形态即皑皑而生了。画雪竹越是枝叶画得少,越要表现得具体,越要有变化而耐看。
观雨图 杨志立作
画竹离不开对具体场景与季节气候变化的描绘。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它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 深受人们的喜爱。雪竹,最能体现凌寒不屈、刚劲挺拔的品质特性。杨志立墨竹,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之竹,又有风霜雨雪不同生态之竹,亦有阴晴月雾形态之竹。竹能分如此种种不同,非观察写生细腻体验而不可。这里就既无现成可资,亦无套路可用。杨志立墨竹在继承传统墨竹基础上提出“意象雪竹”的创作技法,其雪竹法、雾竹法、雨竹法,丰富和发展了湖州竹派的表现形式。
独立寒秋 杨志立作
杨志立说,四十五年创作和研究墨竹艺术,意象雪竹在保持文人画书写性的基础上,用笔、用墨,不加渲染,无论是雪,还是雾,都是留白留出来的,如果是把它用淡墨烘干出来,或者是把描绘刻画出来,画面就太匠气,因为中国文人画最忌讳匠气,他要保持这文人画笔墨精神,难就难在必须要对墨竹的结构或这个画墨竹的这个基本功非常扎实,才能表现得出来。
春笋 杨志立作
雪竹、雾竹,在杨志立看来,实际上都是在处理好黑、白、灰的关系,雪是不画的,雾也是不画的,都是留白留出来的,但是留出来东西呢,实质上是虚的,但是,它是虚处反实,比如说雾竹,很多地方空白,有一些过度的笔墨,给人感觉虚处是有东西的,雪竹也是这样,由于有些过度的笔墨效果,它没有画的地方全部都变成雪,就是说要把握好这种虚实之间的虚实关系,西方绘画包括版画,灵活处理画面,把构成关系,黑白灰关系,有机地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与文化融合生成在一起。
寒山独见君 杨志立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画竹歌》 咏道:“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会须上蕃看成竹 杨志立作
吴历言:“竹之所贵,要画其节操,风霜岁寒中,卓然苍翠也。山中酒熟,独酌成醉,信笔挥洒,遂成苍翠,甚娱乐也。何可一日不画此君?”竹四季常青,形态潇洒,有不畏风雪直上云霄的刚毅性格和凌云之志。竹子中空,是谦虚正直的象征,它的绿叶不能与百花比美,凭的是一份虚怀若谷的淡雅。竹影摇曳中,拂去了红尘的俗媚,苏轼云:“无竹令人俗”;白居易《养竹记》有言:“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故君子多数之庭实焉。”因此,文人雅士的居所总少不了青竹陪伴,墨竹成为文人画的表现主题之一也就自然而然了。
意向墨竹 杨志立作
墨竹着意于单纯水墨的朴素、淡雅的境界之源。随着文人个性的不断张扬,主题精神、观念在绘画中的彰显,水墨的表现力在明清更加显示了它内在的巨大活力。墨分五色,墨和色共同编织了一个梦幻般的竹林世界。从设色来说,“淡色惟求其清逸,重彩惟求古厚”,即淡彩要能清逸雅正,重彩能够古厚臻丽,在画面中没有跟从事物的浮光掠影,而是用单纯的色彩强调着具有写意意味的形象。
君子之风 杨志立作
墨竹给观者展现的并不仅仅是竹本身而已,而是心之竹,一种游走在内心的节奏与韵律,昭示着对自然,对生命节奏的赞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解释水墨画:“夫阴阳陶蒸,万物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青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清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蜀山风雨图 杨志立作
杨志立的雾竹画意境清雅高洁,构图动静结合,以纵取势。竹林之间的留白使画面顿生灵气,仿佛让人感到清风拂过,宇宙之气充斥其间,进一步提升了竹鹤意境。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中之景与空间布局融为一体,借透视法淋漓尽致表意味深长的空间和无穷无尽的气韵。
蜀山霁雪 杨志立作
意象雪竹其墨竹完全生长于一种意态的雪景之中,画面并非是作者事先构思而成,而是凭借胸中的成竹、丰富的构图经验,再仰仗笔墨的功力,以随类赋形的方式,随意穿插枝叶而成。杨志立常在意象雪竹作品上题句:“吾画雪中竹,不画竹中雪,枝叶既写出,满纸皆是雪。”
杨志立所创的意象雪竹法,背景以大写意的笔法,不假思索的大胆落笔,穿插枝叶以小写意的笔法,随类赋形。未画竹时背景与雪毫无关系,枝叶一旦写出,画面雪意跃然纸上,雪与竹相映成趣,将黑白灰的关系如魔术一般变幻无穷。题云:“意象雪竹生幻化,随类赋形演奇葩。知白守黑千古事,湖州竹派开新花。”
醉雨图 杨志立作
杨志立墨竹作品还大胆使用空白,将计白当黑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反衬、对比、引申之手法变大面积的空白为雪,实处反虚,犹如潘天寿先生所画石头一样,一条线略加点缀,其空白之处立即变为石头,构图上有明显的疏密关系和节奏感,画面灵动自然,虚实相生,余味无穷。有评论赞:“八大画鱼白是水,七郎写竹白是雪。”画面乍看着笔不多,以留白取胜,细看则是满构图布局。
观雨图 杨志立作
杨志立笔下雨竹和传统的雨竹相比,传统雨竹只是在姿态上有些有重力感,向下的感觉,杨志立画的雨竹,大胆地采用淡泼浓的泼墨手法,相当于泼墨手法,增强立体感,下坠感及疏密关系,浓和淡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很丰富。
夏雨 杨志立作
严格地讲,描绘物象和再现物象是画家的基本素质,而不是艺术家绘画的目的,艺术家展现出来的作品应该是更高一级的,艺术家灵魂深处挖掘出的意念物象,如八大山人的小鸟、小鱼、荷花等,它带给读者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它展示出来的美,除了气韵生动外,还有一种余味无穷的东西,那就是意象之美。
意向墨竹 杨志立作
杨志立所创的意象雪竹,是在坚守湖州竹派笔墨精神、保持文人气质的基础上,不落前人窠臼,画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计白当黑、主次分明、实处反虚,竹枝出枝“不求常态,但求常理”,妙趣横生,幻化天真,极大的丰富了湖州竹派百年不变的表现形式,使湖州竹派这颗千年老树开出了新花。
蔡律 2021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