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提及林业经济或是林草产业,不少人很快就会联想到“林产四宝”:核桃、花椒、大枣和林麝,有人还会想到板栗、油茶、中药材,以及林下种植业、养殖业……还有人联想到苗木、花卉、盆栽、木艺、草产业、沙产业等,也有人联想到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比如板材、软木、家具等等。上述产业经济活动,皆是因“林”而出的货物经济,可称为“林草产业经济”或“林产经济”。
其实,“林产经济”只是我们产业经济中的一小部分。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4大生态系统,加上自然保护地,2.2亿亩生态空间,占国土空间72%。生态空间是绿色碳库、绿色水库、绿色氧库、生物基因库,在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同时,提供经济、文化、社会多种产品和多样化服务,形成生态空间经济体系。
为了维护和增强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能力,我们推进2.2亿亩生态空间治理,维护4大生态系统健康高效,这些都需要投资。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天然林、公益林管护补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科学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控,林地草地湿地监管……都是在向生态空间投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投资生态空间得到的生态回报是,固碳释氧、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尘降霾、生物多样性……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向生态空间投资由公共财政支出主导。仅我省而言,公共财政的生态空间投资供养着数万名林政员工、林场职工,提供着数万个公益性岗位,支撑和带动着数千个苗圃、园林、园艺、造林、绿化、景观、设计企业。公共财政投资生态空间治理所带动的经济活动,是促进生态系统健康高效的经济活动。向生态空间治理的投资是“生态保育投资”。绿色是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育经济就是维护绿色、促进绿色的经济,就是维护绿水青山、促进绿水青山的经济。与国防投入带动国防建设一样,生态保育投资带动生态空间治理。与教育投资带动教育经济一样,生态保育投资带动生态保育经济。在财政支出中生态保育支出占比不大、在国民经济组成中生态保育经济占比不大,而意义非同寻常。生态保育有其独特规律,如何提高生态保育投资效益,需要发展出专门的《生态保育投资学》。
在生态空间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有身临其境,五官并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消费品。否则,随着四季轮回,来无影去无踪,白白流失归沧桑。比如,大自然的奥妙、天然森林氧吧、美丽的自然风景,置身其中,才能从心底激发出怡情愉悦,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促进健康。有人愿意为探索自然奥秘而投资,有人愿意为森林康养而投资,有人愿意观赏美丽的风景而投资……于是,投资建设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形成了配套的服务系统,以及清晰的游览指导线路,于是,吃住行、游购娱,若干经济要素完美地聚合在优美的生态空间上。于是,在生态空间发展出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文明特征的自然教育经济、森林康养经济、美丽景观经济。
最优美的生态空间、最健康的生态系统、最优质的生态产品、最本真的生态服务,都归属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是最适合的观光旅游目的地,也是美丽旅游经济的大本营。自然保护地体系,主体功能是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兼顾生态旅游、自然观光、森林康养、科学探秘需求。各类自然保护地是集自然教育经济、美丽观光经济、生态康养经济为一身的生态经济综合体。世界各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也是自然保护经济体系。
生态空间是自然博物馆,也是学习自然的天然课堂。向自然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新时代新时尚,由此形成自然教育经济。依托生态空间提供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服务,创建动物园、植物园,举办自然科谱馆、自然课堂、生态学校,面向青少年、在校生提供多样化的研学形式,满足知识性、趣味性需求,诠释自然奥妙,传播生态知识,发展了自然教育经济。自然教育是学习版的生态旅游。也许,在自然课程并不收取费用,而自然教育的全过程,经历了若干不可逾越的经济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经济内含。各环节连接成一体,即构成的自然教育体系,也是自然教育经济体系。
森林、草原、湿地、沙漠,与城市、镇村生境迥异。不少人类疾病,与生境有着密切关联。生境病还要生境医。治疗与生境关联的疾病,就要置换生境。生态康养,就是生境置换,就是医治生境病。从局促而喧嚣的城镇生境,置换为辽阔而静谧的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生境,完全是不一样的烟火。从“五官”到“五脏”,焕然一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康养就是生境康养。如果有康养师悉心教导,疗养的效果自然更好。生态康养是疗养版的生态旅游。长久以来,就有土著民散慢生栖于优美的生态空间上。原住居民将世代栖居的房舍腾出来,并略加以现代改造,供远道而来的城镇客人暂宿。这就是时兴的现代民宿,由此发展出民宿经济。民宿经济是加长版的康养与观光旅游。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项集木材生产、生态修复、生态经济为一体的制度安排。设立储备林公司或企业制林场组织建设经营活动,农户有偿提供储备林建设林地,有关开发银行提供长期、短期复合贷款,林政部门提供造林部分建设期贴息。储备林投资项目,由长期的造林营林项目与短期的经营谋利项目组成。长期的营造林项目可储备木材、储备绿碳(双储),同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短期的项目,包括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生态康养、休闲民宿等,形成特色的以短养长投融资机制。全省4800万亩商品林地,以及2000万亩待造林地,部分用于建设国家储备林,发展“双储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生态空间,自然有生态,这最本色最地道。生态空间,也有经济,因生态而经济。不只有初级的林草产业经济,也有高级的生态保育经济,还有更高级的自然教育经济、森林康养经济、美丽景观经济。生态空间生态化,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生态空间产业化,就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加快生态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完整的生态空间产业经济体系,原本就是生态空间高颜值高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奋力谱写生态空间治理新篇章中的重要篇目。
综上所述,我们的经济是“优生美”经济。“优”即是品质优、产销旺的产业经济;“生”即是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生态经济;“美”即是因美而兴、因美而游的美丽经济。我们要有定力,坚持高点起步、高位推动“优生美”经济发展。
作者注:本文是“林政之变”系列文章之一。2021年12月19日于磨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