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场景理论下的长沙文和友消费空间
一、场景理论的理论阐释
场景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指后工业时期)后,原有的以土地、租金以及围绕此展开的其他收益所构成的城市增长动力日趋衰弱,而市民文化艺术参与及文化消费对城市经济日益重要。由城市舒适物设施、多样人群及活动所构成的组合式场景为市民的文化艺术参与提供了诸多可能,场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公共空间。这一理论框架以消费为基础,以城市舒适物为载体,把空间看作是汇集各种文化消费行为的聚合体。
场景理论的核心在于为城市的不同场景划分文化价值观维度,以更好解释当前城市居民日益异质且分化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场景理论的第一个维度即“真实性”(authenticity),它是区别不同类型场景本质的根据;在真实的场景中,以个体的言语、礼节、姿态等展示自我的行为构成了场景理论的第二个维度“戏剧性”(theatricality);而展示自我的方式与场景试图体现的价值观是否匹配,构成了场景的第三个维度“合法性”(legitimacy)。
表1 场景理论维度释义
二、对长沙文和友消费空间的理解
长沙文和友又称长沙记忆文化体验综合体,位于湘江之畔的海信广场,遥望岳麓山,毗邻橘子洲,地处长沙五一核心商圈,是目前长沙著名的网红美食品牌聚集地、文旅打卡景点和夜间经济消费场所。
文和友,一个起源于长沙的本土品牌,其主营业务为餐饮,但运营切入方式却是文化记忆主题性的商业街项目,主题是复旧而非复古,致力于打造现代都市中的城市市井文化博物馆,成为餐饮行业的迪士尼。文和友以“餐饮+文化”的产业业态发展模式通过在现代化大厦内1:1还原20世纪80年代的老长沙市井街巷生活,复刻多个经典老长沙街巷街道,重现人文景点近20个、老长沙近代民居近200间,利用蒙太奇建造手法在室内空间布局中重现众多旧时生活场景,并设计室内缆车穿梭其间,颇具视觉冲击感,由此形成了以老长沙市井文化为特色、以湖湘饮食文化为主题、以地方语言和特色文化艺术为独特卖点的老长沙文化消费体验区。
图1 文和友的发展历程简述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1979年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建筑和室内设计营造的“场所”是个人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瑞基那·巴拉班、约瑟夫·杜罗彻在《成功的餐馆设计》中提及,餐饮空间可通过采取在建筑物内部建造建筑,实现空间划分,创造视觉乐趣。可见,在餐饮环境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建筑感与“场所精神”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杂乱无章”的空间布局、“破旧斑驳”的老式楼房、“小且凌乱”的路边摊小吃店……这对于一座追求整齐秩序的现代化省会城市而言,位于长沙市五一核心商圈的文和友小集市显得格外的“另类”与“不协调”,争议不断。
作为文旅消费空间的创新形态,这座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空间镶嵌在一栋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里,和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不同的是,文和友小集市借助于场景复原,使消费者能够在这里从现代街头穿越到已经消失的老旧街区,体验独特的长沙风光。除自产品牌美食外,文和友从一楼到三楼还引入了众多沉寂在长沙老街老巷的地方特色餐饮及小吃门店、手信店,并利用收集到的大量建筑旧物与日常物品,使空间中的每个细节充斥着20世纪80年代市井生活的文化符号,形成“店中店”的一站式美食文化体验场景。另,在四楼、五楼设置了各类旧有的娱乐方式,如游戏街机、电影放映厅、迪斯科舞厅、泡脚城等,以及述古书店、气味博物馆,在六、七楼设置文和友美术馆、复古溜冰场。置身其中,人们仿佛“穿越”回了旧时的老长沙街头,亲切感油然而生。这些场景的装潢设计无论是外饰(走廊、楼梯、招牌等),还是内饰(家电、家具、用具等),都力求精准的场景还原,再现20世纪80年代长沙的市井生活场景。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说:“现代社会是空间化的,空间既是几何结构也是权力结构,空间对人具有控制作用”。而文化空间是符号化系统,“自我必须在符号交流中形成,身份在符号活动中代替了自我”。
符号化是意义生产的过程,是个人意识与既有文化标准相互影响的结果,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在符号交流中形成。文和友的内核是一个准公共性文化空间,具有明显的场景属性,其内部借助蒙太奇建造手法的空间布局方式,将各类不同的旧时生活场景如同电影画面般杂糅在一起,实际则是各种蕴含符号意义载体的不同组合,彰显其文化空间的特质。文和友以老长沙文化符号为桥梁,将个体的体验与城市历史进行连接,消费者在这个文化空间进行的符号消费,体验的不仅是长沙美食,更是对老长沙历史的凝视与索引。
参考文献
[1]陈波.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维度分析[J].江汉论坛,2019(12):128-134.
[2]傅才武,王异凡.场景视阈下城市夜间文旅消费空间研究——基于长沙超级文和友文化场景的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06):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