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和热闹未必就是踏实的结果


 兴隆和热闹未必就是踏实的结果

喻建国

真,真实,明确清楚,实在切切。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真也指人或事物的原样、本样。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真的上部是一个人,中间是“目”字,表示眼睛,下面的“一”字和“八”合并表示仙人登天乘坐的器具。合起来表示一个得道升天的人。徐灏《说文段注笺》有曰:“真者,犹不过为淳一不杂之偁。”

真作假时假也真,无为有时有还无。真假是相对的,非真即假,非假乃真,真假不能并存。怎样对真进行鉴定,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鉴定:实在性的鉴定,真切性的鉴定,无伪性的鉴定。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也是人的本质属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统一性原理。实在性是事物成为客体的必要前提,客体并不是主体派生出来的,它是外在于主体的存在。这对于潜在的客体,如原始自然是如此,对人化的自然也是如此,其客观实在性并未消解在实践中。主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纯粹自我意识活动中创设客体和生成客体。

科学具有的一种性质即真切性,它是确切的可靠的。真切刻画了宇宙自然的实际状况,解释了自然过程发生、发展的真正原因,准确地预测了自然界将要发生的事情。具有真切性的存在经得起观察和实验的反复验证。真切在价值上是中立的,它不会被价值所左右。

有意掩盖原本的面貌或真实的情况所形成的新存在,即构成了伪。东汉·许慎《说文》有曰:“伪,诈也。” 《荀子·性恶篇》有曰:“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无伪性即不存在有意掩盖原本的面貌或真实的情况所形成的新存在。既然无伪了,也就必真了。

求真务实是踏实有为的步履,求真就是求是,符合现实世界运转的规律,即符合时间的当即,空间的当即,运转的当即,要具有不断改变质的看法去认识当即,处理当即,操纵当即。求真和务实是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会衍生出踏实有为。所有的新进展都是踏实有为的展示,也都是求真务实的结果。

善者求真,恶者追假。求真者当为善者,追假者也必为恶者。区分人间善恶,有时也很容易,只需看一看其作为是求真或是追假即成。若是你想跟随,那就选取求真之人,跟随其后,你必定不会务恶。千万不要跟随在追假者之后,否则你就不自觉地使自己成了一名恶者。

兴隆和热闹并不一定就是实在的,常常会有气泡在作祟,看起来也很兴隆,也很热闹,但是那全是气泡,气泡一破就瘪蹋蹋了。所以看现象不要一味地看是否兴隆是否热闹,要看本质,要看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