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当今社会需要中国精神


 王先琳:当今社会需要中国精神

 

今日之中国,物质的拥有比三四十年前确实富裕了,但缺少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完全可以说: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由于缺乏中国精神,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为富不仁的“先富者”,教育出一批目中无人,横行无忌的“富二代”。所以,完全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富人,充其量有些暴发户。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建设和谐社会,既要有富裕的物质,还要有高贵的人性,更要弘扬中国精神!

在英国有一个故事,说是二战期间,王子爱德华视察贫民窟,他对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真正的贵族永远尊敬每一个人,即使对方是不名一文的穷人。

通常来说,高贵与否不由经济的差距决定,而在于人的本性。凡是真正的贵族绅士,-般都看不起金钱。而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应该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这样说,贵气就是一种慈悲,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是对于社会持久的关注和以富的能力转化出更大的效能。

邵逸夫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数十年来,在大陆捐献教学楼6000余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将个人财产全部捐给社会,他的女儿全身没有一个明显的名牌,没有开豪华跑车,没有用奢侈品包包,没有艳丽的浓妆。

这才是富人的榜样!

而中国的富豪把孩子送到外国贵族学校,但后来发现即使是最好的学校,英国伊顿中学生活比平民学校还要艰苦,他们不会明白贵族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西方所崇拜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不与平民精神对立,不意味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高贵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装,高贵是源自内心的本善担当。金钱上的富有永远弥补不了精神上的贫穷。物质上的富足不能与精神的高贵等同。富可以是一个数字,但贵的内涵更深,是金钱永远无法抗衡的丰厚底蕴。

富而不贵只能是土豪,人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贵族精神包括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有自制力,一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 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国民的素质。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如今中国不缺土豪,但是缺少精神。新时代呼唤中国精神!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从而,将中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