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学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代有传承
陶国水
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健康之贡献。1953年,毛主席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吹响了迎接中医药春天的号角。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向大会提交建议,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觉和自信。呼吁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为这位坚守湖北82天抗疫“把胆留在武汉”的张院士提案点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坚持“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以《黄帝内经》为基本框架的中医药体系,继承了炎黄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对提升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6年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提出“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学术界曾出现一些不同声音,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思维弱化、断层的客观现象。
天人合一的科学基础是基于宇宙自然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黄帝内经》强调“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阴阳除了具有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哲学诠释,更是古人对宇宙自然万物盛衰节律变化的两种状态的表达。五行是自然万物生、长、化、收、长五种动态变化的“取类比象”化描述,他们是中华先民的智慧生存理念,《黄帝内经》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可不通。”从中医语境理解这些术语,他们的科学属性十分明显。
2017年0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2019年5月15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中医药文化具有独到的内涵特质、思辨哲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大潮与中国学派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充分彰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内在生存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医药学注重以“人”为本,弘扬“大医精诚”“仁者爱人”的精神, 蕴含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与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中医药学践行的天人合一观,遵循自然规律的智慧,以自然为中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调摄上要“必先岁气,勿伐天和”。注重顺应节气时令,《黄帝内经》强调“谨候其时,病可与期”“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之,逆者为粗”。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易传·彖传下》“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中医药学注重事物或疾病的规律性提炼总结,采取“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 注重“司外揣内”,倡导“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周易·系辞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中医药学注重治未病,强调“未病救萌”,“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病情发展作出精准预判,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举措。
中医药学是道术并行的,临床注重“整体观”“辨证论治”,在治法上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强调用药如用兵,急则治标、缓则图本,标本兼治,有重剂起沉疴的“截断扭转”“直捣黄龙”的“霸道”,也有和缓、灵动、“四两拨千斤”的“王道”之治。更有权衡脏腑相关,或“婴城自守”或“围魏救赵”的兵法思维。
《中庸》有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华文化注重中庸之道,中医药临床注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六气胜复淫盛的自我调稳机制,“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医学在发展中注重“和而不同”,提倡学术争鸣,返本开新,历史上产生了许多观点独到的学术流派与地方医学流派,如金元四大家,新安医学、龙砂医派,他们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丰富了中医药学内涵。
中医药学中还蕴含深层的管理学道理,《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古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此外,《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六腑“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论述与为人为事之理相通。
中医药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又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中医药进校园,从娃娃抓起,种下中华文化自信的种子,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认同感、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命脉传承有序、生生不息,意义重大。
中医药进校园,在普及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弘扬中华养生文化精髓,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同时,更是传承一种民族文化自信,一种中华先民在维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激发的民族智慧,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在青少年发展拔节孕穗期,讲好中医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开枝散叶,值得研索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