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小善和小恶
喻建国
恶在何处?有时候很多人会问这一个问题,他们似乎不知道恶就在自己身边;善在何处?有时候很多人也会问这一个问题,他们似乎不知道善其实也就在自己身边。当人们面对一项处置时,善恶就摆在他们面前听候选择。只要一处置,非善即恶,非恶即善;也有可能是非善非恶。
一事当前,需要自身处置,处置后的情况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损人,也有可能既不利他,也不损人,只是利己,这就是非善非恶了。有一辆私家车正在小区内倒车,准备进泊位,你在车子可能经过的线上,你停在那里,影响那辆私家车倒车进泊位,损人了,你为恶了;你赶快避让到那辆车子不可能经过的线上,利他了,你为善了;两位邻居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了,你正好在旁,你好声劝开,利人了,你为善了;你从中再煽点,让两位邻居吵得更凶,损人了,你为恶了;你站在旁边,像没人似的,你利己了,你非从善也非从恶。
中华文明常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也莫以恶小而为之。若干个小善积累起来就是一桩大善;若干个小恶积累起来也会成为一堆大恶。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一般只会遇到小善和小恶,所以如果不在小善上注意行善,就很难会行善了;而如果每遇小恶就让自己沾边,那也是非常可怕的。
就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是大恶人,也不可能是大善人。大多数人都只是基本从善之人。如果世界上的人大多数都是基本从恶的,这个世界就不可能进步和发展到今天。
道教有七类报应说,在报应说前有一段话;“真人曰:负阴抱阳,因缘各异。捨死得生,果报不同。为善善至,为恶恶来,如影随形,毫分无缪,善恶多端,福报难数,大而言之,其标有七:”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等等都表明了因果报应的基本内涵。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不朽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说:“凡人在世有一罪者,在死后受十倍的惩罚;凡人在世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后每一项亦受十倍之报酬。”17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非常排斥迷信,却也坚决相信善恶的因果报应。“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是必需的……如果大家都不信神,这个社会还能维持得住吗?”《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儒家《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小善的积累会有小善积累的报答,小恶的积累也会有小恶积累的报应,前者为福报,后者为祸报。整个人间社会的运转如果没有大量小善的积累就不可能是今天这样的社会。有些人看世界总以为恶在主宰,这是大错而特错。能够长延的唯善,恶总是稍纵即灭。恶在整个人间延绵中,只能是一闪的烟火,当然它也会不时地闪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