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谢绝浮华,避免迷失(5月21日)


修心:谢绝浮华,避免迷失(521日)

 

目标实现也需要转化。比如在时间周期上,既要看到并相信自己对未来的既定目标,又要能把关注点从未来拉回来,从当下的“跬步”开始。即使再单调枯燥乏味,都要一直走下去。即使已经感觉无趣,都要让别人感觉到积极的正能量。

比如在切入点上,未必每件产品与销售工具都适合你,未必你会成功地抓住每个客户所给你带来的每个机遇,但在发现机遇之余,也可以理性判断哪些机遇才是切实的,你注定有最适合你自己的,有你最擅长的,有你接受起来与传播开来最容易的,而没有必要硬着头皮上。

还比如在所涉及的宽度以及所挖掘的深度上,当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就不要让自己分身。与其关注财务数字不如关注市场规模数字,与其关注市场规模数字不如关注彼此的需求与协作模式,与其关注协作模式不如关注对方的需求,与其关注对方的需求本身,不如关注满足需求的方式方法。

把目标转化为自己最容易关注的东西。专注于既定目标,不受别的诱惑与刺激,不给自己提额外条件,不停地重复地做简单而容易复制的事情,不仅物质上节俭,在精神上也要节俭。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都很有可能会随时迷失,比如当我们踌躇满志的时候,会需要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协作伙伴,推广更多的产品,举办更多场次的活动,规模、节奏、速度等等,一旦失控就会满盘皆输,所以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内心,尽量不浪费时间,也不要浪费空间。

比如工作室,是在一定的基础团队并可以孵化更大的团队的基础上才需要的。比如公司,是在有协议需要签署,有财务账目需要往来,有企业文化需要孵化,有团队的共同认同才需要的。比如团队,是需要把不同的人解放出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需要的。

当我们遭遇挫败或者被泼冷水,我们就会陷入停顿,但内心又会有很多不甘心,惯性之下我们很难达到身心平衡。所以就更容易迷失。不管是实现目标的结果成效,还是为了实现目标而给自己增添的客观条件,都会增加我们的难度。

在自己不具备基础和前提条件之前,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提出额外要求,而导致自己在追逐目标的时候迷失了。这其实是浮躁之情在起作用。虽然需要进行形象包装,但更需要务实,做真实的自己,而不去进行跨度很大的角色扮演,不用说虚伪而言不由衷的话。

 

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在任何时候,迷失都会让自己深陷泥沼。就像是在打球的时候,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那个球上一样。一旦目标设定,就不要轻易改变。一旦你把注意力从目标上转移开,你所失去的就不仅是目标本身,还有为之努力的动力源泉,甚至会在瞬间变得颓废。

其实第一目标是找到那些核心的人,那些有强烈的目标感,并且可以彼此提醒的人,当他们之间存在高度的认同感,在冷漠的时候彼此温暖,可以埋下头耕耘,而不是浮华地如风一样吹过,相比于业绩与销量,更重要的是市场根基。

 

贾春宝

20205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