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多名年龄较小且身穿校服的学生一齐呼喊:“肖战哥哥你很好,我们很喜欢,冲啊。”视频下方配文称,“三年级的小朋友来挑战啦!”随后有网友曝光,江苏宿迁沭阳一学校老师组织学生为肖战应援,引发热议。
5月10日肖战发了条微博,算是再次回应了长久以来的风波:“我不需要应援”!
有很多人不知道“应援”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有支持、追捧之意,但是有比较含蓄,日语中写作“応援”,本身的意思是支持和加油。
一个教师可以追星,但是他在课堂上带领一整个班的孩子们追星,你真的还记得你是干啥的吗?
各种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正处于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阶段,被老师灌输“支持肖战”“追星”的思想,后果如何?简直难以想象!
娱乐产业由追星1.0的短信资费时代过渡到追星2.0的数据流量时代,点击率和粉丝数的多少成为衡量艺人商业价值的标准。
肖战作为娱乐产业的一份子不可能不需要应援,一句“不需要应援”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受到红包,一边说着不要不要,一边张开自己的口袋让别人把红包放进来。
明星本来就应该获取了多大的利益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用“粉丝行为无关偶像”开脱是一种伪逻辑,目前的商业运作中,粉丝和偶像共同组成了商业生态,形成了流量文化的一体两面,不是说几句正确的废话就能切割的。
也许肖战说的不需要应援是希望大家能冷静一下,能理智追星,但是也难免有推卸责任之嫌。
追星可以,应援也可以,只不过这件事情之所以造成这么大反响,是因为应援人群不对,场所不对。
校园是学习的地方,老师的育人的领路人。
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孩子在正式课堂外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所以在教育上应当摒弃个人喜好,显然商业应援的那一套不适合带进校园。
为人师表,表率为先,学校和社会要在教育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这种监督不能是滞后的,尤其不能让学生的三观跟着五官跑。
【中教数据库小编整理发布,如有违权,可联系删除!中教数据库支持文献阅读,期刊投稿,论文查重,在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