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 药企何以经营制胜 成就自主品牌


  

  回望我国药企多年来的品牌经营与产品销售历史,不难发现,一些药企在产品研发与产品推广时,有时总不自觉地违背产品属性和市场规律。缺乏对产品内涵与市场的科学把握,抱着饶幸或急功近利的心态,从事所谓的经营“创新”与市场运作。导致药企一些功能效果较好的产品被市场无情地扼杀在摇蓝中,令人十分惋惜。

  残酷的市场竞争告诉我们,药企任何一个新产品成功上市的提前,就是必须顺应市场客观要求,科学规划,精准定位,扎实推进,才有赢得市场的可能。如果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与终端市场的深耕,那么,势必导致药企产品在市场上难已立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盘来考虑企业新老产品的市场内涵要素与产品发展前景,及时撤消那些功能效果欠佳,缺乏竞争力,影响目标客户满意度的产品,找准药企的主推产品,带动企业辅打产品销售,切忌盲目齐推。

  多年来,中国医药市场的产品拓展与终端开发诸多案例充分见证,市场任何一个产品,既有它的产品功能属性,又有它的生命周期。如何把药企新老产品做成备受市场持续畅销的产品呢?药企最重要的并非是过度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市场。而是重在如何提高药企原有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功效;如何以过硬的品质、功效与优质的服务来立足市场,占领市场;让目标消费者产生信赖,达到“老树发新芽”;这是我国“老字号”药企在产品经营上的核心课题。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国在接受权威媒体釆访时表示(1):“九芝堂的真正价值在于真诚服务人类健康事业,我们将传承和创新相融合,通过创新体现百年老字号制药企业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毋庸置疑,任何药企的科学经营,既要在品牌经营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又要在产品终端开发上深度耕耘,这样才能充分释放药企品牌在市场上的“鲶鱼效应”。不能只顾企业眼前市场的短暂热度,要给予产品足够的市场沉淀,更多体现于符合市场客观的产品推广策略。为此,药企在对新产品上市推广时,应着重抓好药企新品推广专业知识与营销技能系列培训工作。因为产品学术推广与营销技能培训工作对药企来说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目标消费人群和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医务人员;才能让医院、药店及目标消费群对你的产品增加认识、了解、认同和接受;不断提升药企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可信度与忠诚度。

  “凡遇事则立,不预则废。”新时代的药品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克服过去经营上的弊端,切忌到处“点火”撒网。任何药企在没经产品与市场数据分析前,或对产品数据分析欠科学,切忌大面积拓商铺网。这几年,国内许多中小药企为了降低自身经营成本,减少市场风险,纷纷釆取所谓的“区域承包”分销模式。表面上看,药企没什么较大投入风险,但实则是药企为自身产品在该市场上寻找“掘墓人”。

  以上这种非理性“区域承包”制分销模式开拓市场,将直接导致药企产品在当地市场成长遭受无情的扼制,产品竞争乏力,市场反应迟缓。药企下的这些区域承包商只要一声“咳嗽”,药企产品在这个市场就会出现严重“感冒”。这种“甩手式”合作方法,看似美好,实则不是在“做市场”而是在“玩市场”。因为任何一个区域承包商,大多都是以谋利而来,至于药企品牌的提升与产品能否立足市场,可能给他们没有什么关联。一旦他们在该市场把产品做到稍有起色,便立即会向药企提出更多苛刻要求,任由他们牵着鼻子走。否则,药企区域承包商就可能反水,你的产品在这个市场又得从头再来。这不仅错过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而且让药企产品在当地市场上无法立足,最终受害的是药企自身,国内这样枚不胜数的事例,应值得药企负责人迅速觉醒!

  疫情过后,我国医药大健康产业无论是政令法规,还是市场环境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这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上,我们药企必须克服过去在品牌经营与产品拓展推广上的“左倾”幼稚病。及时优化药企在市场上的经营方略,抓住我国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时代发展机遇,让药企在自身品牌经营创新变革中实现突围,成就自主品牌。因为药企品牌经营创新和产品终端拓速与占有率,将决定药企经营的成败,药企的市场拓展与终端深耕,将成为企业博弈市场的重要法宝。

  在此,我们首先应依据“物竞天择”的经营法则。因为当今的医药市场将由过去那种无序的竞争转变为法制化、规范化的竞争环境,药品市场各种权威验证与行业标准将出台实施。过去那种运作思维简单、品质与功能欠优的杂牌产品,必将被市场淘汰。竞争新时代的药企品牌与产品功能性宣传半径正在逐渐延伸,医药大健康产业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强化。产品功能性内涵研发将会得到迅速提高,药品基础性研发与技术拓展将直接与药企无缝对接。凡注重品牌力、产品功能性内涵力的药企,才是当今药企品牌做优做强的首要原则。用原中国医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著名企业家,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的话说(2):“这几年国药的发展与守正创新是有很大关联的,国药从小到大,又是充分竞争,它所走了是一条联合重组、资本运作、管理整合和集成创新这样一条经营道路。”那些华而无实,缺乏品牌力与产品功能内涵的企业,可能将在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口上,难已逃脱市场竞争的惩罚。

  其次,药企守正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传统老牌大中型药企,多年来缺乏产品亮点,产品技术老化、营销经营策略跟不上市场变化,导致在我国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出现负增长(3)。但这类药企的共同特点是,在该行业生产经营时间长,曾处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影响力大。正因这一特殊优势,使得这些药企自认为可主导市场,罔顾市场需求变化,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悠哉乐哉,值得醒悟。面对市场竞争的现实,我们应充分利用药企自身优势,下真功夫在产品研发与品牌经营上守正创新,摆脱竞争跟风模仿,实现品牌经营创新与产品功能内涵升级,以创新创造药企自身蓝海,铸造医药大健康产业民族自主品牌。

  众所周知,由于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特殊性,而今的药企,大力引进高新科技和先进的品牌经营创新理念势在必行,科学整合药企自身资源。切实从过去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向抱团取暖竞合转变;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保姆式”贴心服务转变;从价格战、促销战向品牌创新创意与提升产品功能价值内涵转变;使药企在我国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共赢,不断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能力与品牌竞争力。

  另外,随着城乡协同发展的有力推进,农村经济不断提升,疫情大考后的健康意识将迅速加强,我国农村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如何“借势”让药企产品与自身品牌全面进入农村市场;如何扩大药企品牌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力;这是当今药企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议题。面对中国农村这块潜在的市场争夺战,我们药企可根据自身实情与农村市场竞争要求,立足长远目标,以出奇制胜地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深深感动目标消费者人群,或借助公益性公关事件营销去排兵布阵,持久深入地渗透农村终端市场,成就药企自身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药企和渠道商应通力合作,以政企牵线或主动“联姻”对农村市场借力运作,共求共存地拓展农村市场终端网络和产品宣销,扩大药企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力。对此,药企在农村市场深度开发上既要敞开胃口,又要谨慎而为,以过硬的产品、良好的功效与优质的服务去奉献给农村目标人群。以保姆式的服务和提供品质过硬、功效良好,价格适宜地惠及目标人群,让药企自身品牌永久根植于农村目标消费人群中。

  再次,鉴于我国诸多知名药企大多集中在省地城市,这些药企成功的强势品牌,充分促进了本区域中小型药企的快速发展。虽这些药企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他们有不少产品品质与功能内涵相当过硬,自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竞争力。如将这些药企科学整合起来,这对大中型药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并能更好地加快自身企业的发展,也是大中型药企盘活市场的明智选择。调查发现,在药企产业密集地区内,各药企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互挖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大中型药企几乎成了该地区域中小药企免费的人才培训基地。因此,我们大中型药企的决策者与经营者们,应审时度势,凭着自身药企现有的品牌优势,整合本地区域或同行业资源,组建本区域或国内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这既是大中型药企整合人才、锻造自身药企专业人才、专业团队的明智选择,又为大中型药企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拓宽优秀人才空间,更好利用优秀人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做优做强大中型药企产业。提高我国大中型药企在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真正打造我国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航空母舰,实现健康中国!

  (转载时必须注名及来源及作者,否则必究)

  参考资料:

  (1)、经济日报:《百年老字号九芝堂的创新“野心”:领跑现代前沿医学研究》链接:http://www.ce.cn/cysc/yy/hydt/201907/05/t20190705_32534534.shtml

  (2)、人民网:《宋志平:国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与创新》链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627/c70846-21992226.html

  (3)、中国网:《70家中药企业最新销售额公布:葵花、太极、步长、白云山》链接: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145526/tid/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