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1日晚上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我边看边发了一条朋友圈:“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也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2020年不是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与诸君共勉。”
突然,莫名怀念困难的2019年。
85%的中小企业现金撑不了3个月
新冠肺炎猛于虎。
在政策监管红线和消费者自保不敢出门的双重压力之下,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停产停业成为常态且恢复时间遥遥无期。
由于中小企业停产没有收入,工资、利息等刚性成本仍须支出,相当一部分餐饮、交通、旅游、零售、制造等领域的中小企业经营将更加举步维艰。
清华、北大前不久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29%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将超过50%,58%的企业收入下降将达20%以上,85%的企业现金流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39%的企业计划通过停产歇业、裁员降薪应对现金流短缺。
原准备赚个盆满钵满的餐饮业,惨遭一万点暴击。
西贝莜面村老板贾国龙甚至公开表示,如果疫情持续,西贝即使向银行贷款也撑不过三个月。外婆家餐饮创始人吴国平说“天一亮就要支付250 万元”,海底捞内地所有门店暂停营业,星巴克中国目前也已临时关闭2000多家门店......
你闲得慌我用工荒,共享员工盘活死棋
疫情肆掠,传统餐饮企业“闲得慌”,而主打新鲜蔬菜、水果、海鲜配送的生鲜电商,春节期间订单量井喷,几乎天天双十一,面临货源、人力的不足。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未开工的企业仍需支付给员工工资。特殊时期,如何盘活闲置人力资源,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
盒马生鲜的做法值得借鉴。2月3日,盒马生鲜宣布联合云海肴、青年餐厅,部分愿意继续工作的云海肴、青年餐厅的员工将经面试、培训、体检,签定短期劳务合同后,分别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以此缓解餐饮业成本压力及盒马近期人力不足的问题。
这个措施一举两得,为企业联合抗疫提供了新思路。截止2月6日,包括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在内的21个餐饮企业,1200余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
在盒马生鲜的示范效应之下,生鲜电商与餐饮企业纷纷联手抗疫,盘活“死棋”局面。2月5日,每日优鲜与餐饮企业西贝、眉州东坡在人力调配上展开合作,由每日优鲜提供原材料,西贝和眉州东坡提供人力用于加工,以按件计费的方式,为每日优鲜将毛菜加工成标品菜,共同在疫情期间为消费者供应食材。
一罩难求干起兼职,鸟枪换炮转产口罩
2月5日,富士康在集团深圳龙华园区首次导入的口罩生产线顺利实现了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中。
众所周知,富士康是造iPhone的,难道疫情对iPhone的销售也有影响?网上就可以买卖手机嘛。NO!富士康的手机根本生产不过来。那难道富士康要做口罩卖?
“公司生产的口罩是根据当前情况,优先用于富士康科技集团近百万员工内部生产防疫保障;未来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富士康有近百万员工,现在不光是湖北,全国的口罩都一罩难求,所以富士康就不添乱了,自产自销!
非常时期搞“兼职”的还不止富士康。疫情之下,全国的4S店绝大部分停业,汽车行业遭遇重创。17年前,非典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虽然微乎其微,但是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而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没有之一。去年汽车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新冠肺炎侵袭,众多车企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上游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将能快速缓解广西区内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
是的,不生产汽车生产口罩了!
不光改行做口罩,还有改行生产消毒液的。比亚迪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公司的经营范围,在2月5日新增了“消毒液”这项生产项目。比亚迪内部工作人员证实,公司确实在准备生产消毒液。
病毒猛于虎,正如董卿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中点评的那句话一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但天无绝人之路,高手从来在民间。
这正是:开工无望谁买单?思路一变天地宽。共享员工皆欢喜,鸟枪换炮生财源。